王丫也是這個意思,容嬤嬤說了兩次,說不通不說,反而被王丫給勸服了,王丫道:“嬤嬤,不是所有上層社會的習慣我們都要學習的,比如說,這些禮儀什麼的,這些是好的,那我們就學起來,主要也是讓人覺得我們懂禮,不會讓人笑話我們是鄉下來的土包子,不懂得禮數,有一些不好的,但是因為是跟人的交際的,我們改變不了,只能跟風,可是,像這種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的,飯吃要夠吃就行,不會餓到了,也不要浪費了,就很好,何必一定要弄的場面那麼大呢!這就是上層社會不好的地方了,我們從小學習的就是不要浪費糧食,那麼,我想不管是在什麼時候,都是一樣的道理吧?雖然我們有錢了,卻不代表我們有浪費的權利,那是糟蹋東西,那是奢侈之風,不能讓人學了!”
容嬤嬤若有所思,覺得王丫說的也不無道理,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要學的,好的我們學,不好的,就不要學,不可能什麼東西都照搬了。
現在王家的奴隸制度也相對完善了,知琴知畫是王丫的貼身丫鬟,也是一等丫鬟,下面還多了兩個二等的丫鬟,四個三等丫鬟,幾個丫鬟各司其職。
除了這些以外,容嬤嬤還給王丫另外配備了一批丫鬟,這些裡面,只有二等跟三等的,以後也許會用到,也許不會用到,但是像知琴跟知畫,應該是不會用到了,不是因為他們做的不好,是因為一個年紀大了,想要調教,但是能力有限,而且到時候也會嫁出去,若是留在王丫身邊,估計都該留成仇了。
之前買來的這些人,被調教的時間短,即使是經過磨合,容嬤嬤卻還是不滿意,不管是王丫身邊的丫鬟,還是王氏身邊的丫鬟,但是,容嬤嬤也知道這種事情急不得。
第四十七章 熱鬧的上元節
去年夏天的時候,跟王氏嘀咕了一番,就又從外面買來了二十個丫鬟,二十個小子,這些丫鬟全部都是四歲五歲的年紀,小子卻不一樣,年紀是從六歲到八歲之間,剛剛懵懂,卻又能讓人看出以後的性子會是什麼樣的。
容嬤嬤跟蘇小妹就多了一項任務,就是對這些新來的丫鬟進行調教,至於那些小廝什麼的,容嬤嬤還真是未能為力,頂多就知道好的小廝是什麼標準,訓練的話,就要另行找人了。
好在王管家不愧是王家花了重金買回來的,在這一方面的能力甚至比容嬤嬤還厲害,自行用了自己的法子來訓練,當然,訓練之前是跟王生打過招呼的。
因為意識到丫鬟小廝的重要性,王家對於這個也很看中,就把後面一片沒有用上的空房子劃出來給這些小廝丫鬟們,專門培訓用。
不管怎麼說,經過容嬤嬤跟王管家的完善,王家甚至自成一套完善的訓練丫鬟小子的法子,不管以後是要做什麼,識字是統一要學的,丫鬟呢,還要學的是女紅廚藝還有粗淺的功夫,然後,容嬤嬤再根據裡面表現的好的,或者是自己自願的,然後學些其他的手藝,側重點培養,就是比如說這個丫鬟擅長梳頭、配衣服,那個丫鬟擅長繡活、做衣服,等等的。
容嬤嬤就是要給王丫配備一套完整的,完全可以用的丫鬟,以後王丫配的四個一等丫鬟,配合起來,什麼都會做,完全不需要王丫操心,當然。這四個一等丫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都會功夫,其中的兩個,功夫那就更是一等一的好,尋常的兩三名大漢是打不到的。
對於這些,王氏很贊同容嬤嬤的說法,也就沒有插手,由著容嬤嬤他們去折騰。
上元節,也就是元宵節這一天,王丫就突然想要跟著出去熱鬧熱鬧,這會兒。街上人來人往的,肯定很熱鬧,想到王丫已經很久沒有說要出去了,王氏不用說,從來都是準的。不準的只有容嬤嬤跟蘇小妹,這一回。倆人也準了。
王氏也沒有見過這邊的上元節。有些意動,王生見了,心裡一動,道:“今天我沐休,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去吧。”
王氏有些驚喜的看著王生。王丫也很開心,這樣,自己不就可以在外面走動了,容嬤嬤還不會有意見。
想到這裡。王丫就不禁笑眯了眼,王氏卻以為王丫是因為有王生相陪,所以這麼高興。
王生也覺得,自己是不是太少在家了,所以自己難得跟女兒出去一回,女兒竟然這麼高興。
王生想著,心裡都有些愧疚了。
帶著妻女,三人一輛馬車,小廝跟丫鬟做一輛馬車,不過是剛剛進城,外面就傳來了陣陣的吆喝聲,還有人家說話的聲音,果然是熱鬧極了。(解釋一下,這前文裡有提到了冬天的時候,王丫他們就住在了農莊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