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種東西太貴了,超過千萬的售價讓大多數看上它們的人望而卻步,國內的水考工作本來就不是很厲害,根本沒機會使用這種頂級裝置;即使這次的打撈費用超過了一億,可也一樣拿不出錢來買這種高階貨,人工還是目前唯一可以使用的水下探查手段
水下掩埋沉船的淤泥樣本在午飯前就已經取到了,吃完飯就得出了相應的化驗結果,淤泥中含有大量的白腐菌等會導致木質嚴重損壞和腐爛的菌群和微生物,而且越往裡邊靠近中心位置的淤泥,所含的危險生物兩就越大。
這個發現也讓工作組的很多人後怕起來,如果不是張辰及時阻止了沉箱打撈發,而是按照原定的計劃進行下去,這艘船即便撈出來,也是一艘偶真正意義上的破船了,別說拿去展覽,能有多少學術研究價值都不一定。
到了現在,工作組成員才算是真正的相信了張辰的能力,都沒有到現場看過,也沒有參加之前的討論,就能知道沉船周圍的環境是怎樣的,同時還斷定沉箱打撈可能會出現的各種弊端,不是高手怎麼能做到這樣呢。
不論是因為自己的利益被砍掉了,還是因為張辰年輕,或者是因為張辰一上來就表現出的強勢而討厭他和輕視他的人,這時候沒一個不對他肅然敬佩的。要是沒點真本事,誰能這麼狂啊,還是軍機處出面作安排。
下午稍晚一些的時候,工作組的成員就全部上岸去了,他們可沒有張辰這樣的條件可享受,也不會為了工作就住在海上,每個人在夜裡都會有各種雞鳴狗盜的事情需要處理,這些組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已經嚴密到不可分割了。
張辰當然樂意他們都離開,這麼一幫子人裡邊沒幾個是好東西的,跟他們長時間待在一起,就會覺得渾身不自在,恨不得和著衣服跳進海水裡去泡一泡。
工作組的人回去就要坐工作組的船了,張辰倒不是小氣到不捨得送他們一程,但是卻不能慣這種毛病,三次五次下來就會形成習慣,好像必須要這樣似的。你要是不能天天接送,背地裡罵的,冷嘲熱諷的,各種不對付的話就出來了。
只是第一天請他們感受一下,畢竟自己的遊艇就泊在那裡,完全不招呼就顯得沒禮貌了,招呼過這一次之後,也算是和同僚之間的關係有了一個緩和。
本來張辰也不至於這樣,可毛局長那番話卻讓他大為反感,連帶著對整個工作組也有些厭惡了,當然不可能在為他們考慮一點點。
今天之後張辰就要住在船上了,他需要在最短時間內把打撈的順序和節奏搞出一個書面的東西來,這個是需要在文化部和軍機處備案的,接著他才能去把“南海一號”幾百米外的那間船艙裡的東西撈出來。
然後他還要安排好這裡的工作,再返回京城去,蒙古之行只能在夏天的農曆六月,這個事是刻不容緩的,今年必須要去一趟,否則再去就要到明年了,誰知到明年會不會還有其它的事情呢。
張辰留在海上,先把預計的打撈過程詳細做個計劃出來,工作組那邊簡單跟他們說一下就可以了,以他們的經驗也拿不出什麼更好的方法來,張辰也懶得和他們商量,這是最終還是得由軍機處拿主意。
“首先由水下機器人對沉船所在海底部位進行清理,把淤泥和沉積在海底的各種雜物清理出來,這些淤泥和雜物還不能扔掉,還要再細細過一遍,把可能會遺漏的文物或者碎片之類的篩出來。
接著還是由水下機器人對沉船外部進行清理,將腐蝕船體的淤泥和海底生物糞便等等,以及船體外部的附著物都完全清理乾淨。
第三步就是整理船艙內所運載的貨物,也就是‘南海一號’上的文物了,這個過程中會對沉船進行可修復的破壞以方便將船載文物打撈上來,最後在沉船打撈之前把破壞的船體進行修復。船載文物也會在打撈上來的第一時間進行登記、分類和入庫存放。
最後的一步就是沉船船體的打撈了,他們並不使用浮筒好充氣等方法打撈,而是直接將鋼網和鋼纜垂進海底,由水下機器人牽引著從沉船底下的淤泥中把鋼網搭過去,然後直接進行提升作業。
我看他們這個所謂的由機器人牽引連結鋼網,估計就是和我們的網兜那樣,從底子上吧東西兜住了,然後再一次性全部提起來,這樣看來倒是一個很安全的方法了。
按照這份計劃上邊列出來的時間,整個打撈過程需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因為堆積在沉船周圍的淤泥之類的比較多一些,這一部分的情況不太樂觀,完全清理出來大概要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清理船載文物大約要四天左右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