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3部分

隔日,贏綿便應邀來了慈寧宮。

自從前回二人爭鬧一場,這贏綿是再不曾踏足慈寧宮,蕭清婉亦也不理不睬,就此斷了來往。今番相見,為免尷尬,二人皆絕口不提前回之事。

贏綿進得正殿,賓主落座已畢,便開口道:“太后娘娘今次相招,卻不知有何見教?”蕭清婉見他說的冷淡,亦不在意,只說道:“本初來犯,朝中大將皆不能敵,至今已連丟四座城池。攝政王往年征戰本初,戰功赫赫,聽聞朝中大臣提議攝政王親自領兵出征,擊退賊寇,攝政王卻為何不肯呢?”攝政王聽聞此言,冷笑道:“原來太后娘娘是來做說客的,本王倒為何要領兵出征?!”蕭清婉早料他有此語,淡淡說道:“江山動搖至此,你倒也能坐得住。也罷,事到如今你我之間也不必再打那等啞謎。你自去領兵出征,我許你京中必不出變故。你京中耳目親信極多,該當不會有什麼放心不下。”

贏綿冷笑道:“倘若是別人,我還真沒什麼顧慮。但如今說這話的人是你,我卻不免不多想些。我可不是先帝,任憑你甜言蜜語就糊弄過去了。”蕭清婉耳聞此言,卻也不惱,只是道:“你既不信,那我便將新近調來的軍隊遣返回去,再聽憑你調遣心腹將領過來,鎮守京城。兵部在你把持之內,戍衛皇宮的禁衛軍統領亦是你親信,朝中武將多半以你為馬首是瞻。即便你人不在京中,自有人替你看守門戶,盯著我母子二人一舉一動,你還有何顧慮?”贏綿默不作聲,蕭清婉又道:“我便不信,倘若有朝一日,本初兵犯王城,你這攝政王還做得下去!這般,我許你,你一日不領兵還朝,皇帝一日不得親政!”贏綿見她話已至此,情知此事於情於理皆推不過去,只喟嘆一聲,說道:“罷了,你既有此說,我便信你兩分。”說畢,竟不告退,起身邁步出殿。

待行至門上,他忽而轉身,望著蕭清婉道:“婉兒,你我何至於此?”

蕭清婉聞聲微怔,吶吶無言。兩人相顧良久,贏綿忽嘆了口氣,徑自去了。

蕭清婉坐在位上,心中暗自道:昔年這話,先帝也曾同我說過。然而那時同先帝尚有轉圜餘地,如今同你卻是不死不休了。想及此處,微覺神傷。

翌日,京城守軍有所變動,兵部為戍衛王都之見,將自河南調來的三萬軍隊遣返,又自西北另調兩萬兵馬前來,戍守京城。又五日,攝政王贏綿下令,親自領兵出征,討伐本初。

作者有話要說:這章還是沒能完結

明天要去外地,八號回來,回來之後大結局~

第295章 最終章

贏綿率兵出戰;因他曾與本初數度交手;深諳其戰術習性,所率兵馬又是往昔舊部;指揮作戰甚是順手。又因那本初兵將多半曾是其手下敗將,餘者則多有聞其大名,未曾臨戰;便已先怯了三分。故而贏綿一路東進;勢如破竹;無往不勝。只區區三月功夫;便將四座城池盡皆收復。本初殘兵退至東海;乘船逃竄。宣朝累代帝王早有心將其剿滅以絕後患,奈何因其孤懸海外,拖延至今。此次其又大舉來襲;侵犯上邦天威,宣朝上下再無半分忍讓之心,朝廷旋即督造戰船、運輸船隻,備下大批糧草,以東海水師為先頭部隊,將本初水師打得潰不成軍。那贏綿便即率領部眾乘船登岸,長驅直入。

本初見勢如此,打發了使者前來議和,卻被贏綿削去雙耳,攆了回去。本初王情知已無斡旋之可能,便將本初精銳部隊盡數派出,抵擋宣朝王師。

因宣朝部隊深入敵方腹地,本初當地民眾不時肆擾,兵丁又有水土不服之症,兼之本初將領能征善戰之輩亦不在少數,贏綿一時不能取勝。此方今日佔彼一城,明日彼方又收復一地,如此苦戰不下,戰事曠日持久。

然而那本初究竟地域狹窄,物資不富,經不得這般耗損。贏綿又將西部一帶盡收囊中,自宣朝本土派遣官員前來管轄教化,且因那本初王殘暴乖張,執政數年之間不見功績,倒將國內禍亂的民不聊生。那本初百姓受不得離亂之苦,又看宣朝治下更見井井有條,便紛紛前來投奔,甚而連本初大臣叛逃者亦不在少數。那本初王身側,漸漸只餘死忠王權之人。

如此本初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盡失,終於兩年之後,宣朝大軍攻入王都,攻佔本初王宮。贏綿更親手斬下本初王首級,懸於城中高杆之上示眾立威,又將本初王兄長之子扶為新王,並將其長子一家擄回國中充作人質。又把東海水師並兩支兵馬安置於本初西側,年年自國中派遣官員、使者至此地監管教化,使其國中上下,著宣朝之服,習上邦文字,納貢繳稅,按禮稱臣。長此以往,本初上下於宣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