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叫什麼名字?”郭嘉探身出去,沒管秦東阻攔,直接望著管迪問道。
管迪眨了眨眼,還是實在地回答:“小子管迪,見過二姑丈。”
郭嘉先是一愣,隨即眉角直抽:這……這小子居然是管迪?寶兒的夫君?管休的兒子?阿媚的侄女婿?
還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
一旁已經意識到自己辦錯事的秦東也是神色變幻,滿眼質疑地看著管迪,好一會兒才聲音發飄地代郭嘉問道:“你說你是……呃……表姑爺……可有證據?”
管迪從袖子裡拿出蔡平給他的那封信:“這是岳父大人交予小子,讓小子轉託的書信。”
秦東上前警惕地接過信,專遞給郭嘉後繼續懷疑地瞧管迪。倒是郭嘉在看完信後,表情古怪,自我調侃地輕笑了兩聲,然後對管迪和悅道:“你跟我來吧。去拜見主公。”
管迪一喜,剛要上前,就聽秦東不甚贊同地跟郭嘉說:“大人,您不回府休息了?您不是說……”
“不回了,不回了。”郭嘉無所謂地揮揮手,跳下車,招了管迪就往來時的方向趕去。
留下秦東在後頭小聲嘀咕:“就算是夫人孃家來的表姑爺……也犯不著這麼著急。一天一夜不休息的連軸轉,誰受得了?萬一大人病了,回頭要被夫人訓斥的還不是秦東?”
郭嘉全當沒聽見,直接領著管迪到了曹操那裡。他倒是沒想著刻意推銷,直接把人往曹操跟前一帶,道了句:“潁陽管迪,請主公考較。”說完就閉口不言,退到一旁當聽眾去了。
曹操倒是還真沒含糊,對管迪還真就仔仔細細地考問了一番,考問完以後想當驚喜地發現:這小夥子卻是個難得的人才,穩重,踏實,聰明,有擔當,值得一用。
心情舒爽了的曹操在想通此關節以後又有心跟管迪閒扯了幾句,然後就驚訝的發現這小夥子出身……還真是一面不錯的政治招牌!公孫瓚的後人,管休的親子,哎喲,這下去烏丸過幽州可要省不少力嘍,至少管迪的身份亮出去,他們不用擔心居庸關那裡會出么蛾子了。
曹操那時候很開心,只是依舊沉住氣沒有立刻開口授官給管迪:小夥子年輕,還是得磨磨心性,看看他被晾兩天會是什麼反應。
結果管迪的反應就是沒反應。人家那天跟著郭嘉回了府,和妻表弟郭奕聊天聊的分外投機,對來許都被誤會的尷尬絲毫沒提,對曹操那明顯是冷落的舉動也絲毫沒說,一切泰然處之,安然若素。
曹操很滿意,在聽到二兒子問出徵時要怎麼對待管迪後,曹操捋了捋鬍子說道:“這小子……倒是個不錯的苗子。好好栽培,他日必能成大器。這次的話……就想讓他在……昂兒帳下吧。”
曹丕眼睛閃了閃,什麼也沒說,就平平靜靜地退回佇列了。其實在場的人都不傻,只要一用心,就會發現曹操這兩年做的事,其實有很多是在給兒子們鋪路,尤其是為大兒子曹昂的。
對待曹昂,曹操絕對是傾注了最多的心血。從為人處世到用人馭下,從軍事兵法到朝堂權謀,曹操幾乎都給曹昂配備了最好的老師,甚至不少時候都是親自上陣,言傳身教。
所幸曹昂沒辜負他這一幫子父輩的希望,他學的很好,成長的也很快。早已就是曹營眾人心照不宣的曹操接班人。當然不用外人多參評,曹操他自己心裡就清楚:他身上絕對不會有劉景升、袁本初那樣在兒子中蹦來蹦去不知道找哪個當繼承人好的窩囊事。
而對於其他幾個兒子?曹操轉眸瞧了瞧,心裡暗暗地點頭:不錯,丕兒長於內政,彰兒長於軍事。植兒嘛,雖然有時候性情有些天真,但文采出眾,亦不是平庸之輩。只要不捲入大是大非裡頭,他這輩子有哥哥護著,也定然榮寵一生。還有衝兒,那小子一樣是個機靈討喜的,將來肯定會成才成器。他就說嘛,他曹孟德的兒子,就算不各個都跟他似的征戰天下,但怎麼著也不會成了凡夫俗子。
曹操捋著鬍子細細地數著自己孩子的優秀,在錯眼看到一旁垂手而立的曹昂時,曹操心裡沒來由地湧出一股後怕:當年,若是在宛城時候,沒有蔡威的出現。現在昂兒是不是已經……不在人世了呢?那他是不是就要從剩下的兒子裡挑選出個繼承人呢?他該挑哪個?他會挑哪個?他們呢……他們又會怎麼想呢?
會不會認為:他們同樣是父親的兒子,那個位置只有一個,既然都沒有大哥那樣正室所養加出身長子的身份。既然同樣側室所出,既然同樣各有優勢,既然同樣各有依仗,那麼為什麼奮力爭一爭?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