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部分

按照當時白銀與銀元的比價1:1。4,80元相當於55兩左右。這則廣告可說明三個問題:1、腳踏車因屬貴重物品,已採取分期付款的銷售方式。一次性付款的價格是每輛75元,分期付款的期限是3個月,每輛80元,比一次性付款貴5元。2、一家洋行一次到貨50輛,說明天津腳踏車市場不小。3、一些名牌腳踏車已經出現:“寶星牌裝置飛輪、明閘、鏈子包”,效能和裝潢已相當先進。

同一個版面上,還登有其他洋行的廣告:鴻順洋行宣佈專售英美各國男女腳踏車,各樣飛車,時式無鏈條快車,車燈、車鈴以及車上應用之件一概俱全;美國巴希克洋行新到德國名廠製造頭等新樣女腳踏車十部,每部價銀六十兩。廣告的附圖是一輛女車。附圖顯示,這輛女車有車鈴,車閘,還有今天已經很難見到的車燈,車鏈已經採取全包式。

19世紀末腳踏車在上海及其他城市的興起,除了車輛自身的改進、城市道路的改善等原因外,還由於3名英國人騎車環遊地球,途經中國長江流域大都市,激起了中國人對試騎腳踏車的莫大興趣。據當時上海《時務報》、《申報》的連續報道,這次環遊地球的壯舉從1896年7月20日開始,從倫敦出發,由印度入中國,歷經漢口、蕪湖、蘇州等城市,1897年12月22日抵達上海,歷時520餘日,行程14332公里。騎行者一路上風餐露宿,將沿途見聞隨時記錄下來,投往各大報館,藉助稿費支付旅遊所需。在中國,他們每到一個城市,都有大批中國人前往看稀奇。抵上海時,寓滬外國人騎車幾百輛蜂擁出城迎接,一時蔚為壯觀,華人觀者如潮。這一切,客觀上為腳踏車作了最好的宣傳。

腳踏車由於輕靈便捷大受歡迎,但道路條件則限制了它的發展。1899年,蘇州官府因騎車人日益增多,而道路狹窄,經常造成交通事故,禁止中國普通百姓在城內騎腳踏車。被允許騎車者只有三種人:“西人、教士、教民”,其餘“一概不準乘坐”。由於種種限制,到1904年春,成都市內僅有7輛腳踏車,其中3輛車的車主為外國人,1輛為郵政局送信用,其餘3輛的使用者為普通中國人。

中國在後世曾被稱為腳踏車的王國,徐天寶也早就有意要涉足腳踏車行業。只是當時的工人技術不熟,而且被香菸戰爭用掉了不少時間。現在得閒,徐天寶自然又有了做腳踏車的念頭。熟練的技術工人、腳踏車的圖紙和車架所需要的鋼材徐天寶都有了,唯一沒有的就是用來製造腳踏車充氣輪胎的橡膠。

1845年,出生於蘇格蘭的土木技師R?w?湯姆生髮明瞭充氣輪胎,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並沒有被推廣。到了1888年,在愛爾蘭當獸醫的醫格蘭人J?B?鄧祿普先生取得了充氣輪胎的專利。當時,J?B?鄧祿普先生10歲的兒子強尼買了一輛三輪腳踏車,但是因為當時的輪胎還都是用硬橡膠做的實心輪胎,因此,在滿是石頭的路上行走時很不舒服,兒子的抱怨激發了鄧祿普先生的靈感,因此,被遺忘了四十多年的充氣輪胎再次問世。隨著時代的進步,鄧祿普先生髮明的充氣輪胎很快在腳踏車上得到了應用,並迅速邁向了汽車領域,為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振華公司一眾工程師的努力下,第一輛國字號腳踏車下線,徐天寶給自己的腳踏車起了兩個名字作為商標——“鳳凰”和“永久”。

為了開啟銷路,徐天寶讓人帶上首批的三十兩樣車,分別到北京、天津的繁華地段招搖過市。那幾天,北京和天津市民經常可以在街上看見一群人在洋車上插著小旗,不斷地按動鈴鐺,在街上一圈又一圈的打轉。

不過,讓他們奇怪的是,為啥這些騎洋車的人,身上的衣裳咋都穿這麼厚呢?他們哪裡知道,整個振華公司,除了徐天寶,就沒人會騎車。為了學會騎車,小夥子們沒少摔跤,於是有人想出點子,在身上多穿厚厚的衣服來防摔。好在現在是冬天,要不然得捂出一身痱子。終於,小夥子們的努力沒有白費,鳳凰和永久牌腳踏車惹來一片關注,那些富家子弟紛紛打聽到哪裡能買到,銷路一時大開。

當時銷售腳踏車的商家大多打這樣的廣告:今有外洋精造腳踏車公司專託本公司在中國廣為銷售。該廠欲揚其名於天下,故價值廉之尤廉,所有車上大小物件,亦可零售。現因來貨無多,凡有追風逐電之好者,速來嘗試。是價目列下:頭等,價洋八十五元;二等,價洋七十八元。燈、鈴全備。可見當時腳踏車的價格有85元和78元兩種。

振華機器公司生產的腳踏車,成本價每輛折成銀元是30元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