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老們最終只能妥協於這批新生的精靈的意見下。他們只好細緻的為這群對神祗與外界都充滿好奇,躍躍欲試的精靈們準備好一切。八千年來唯一的一個神諭,卻是讓他們跟高高在上的神祗對峙。自然精靈們是天生的弓箭手和遊俠,但他們並不喜歡血腥與爭鬥,不然自然精靈族也不會始終呆在這一小方天地中,世世代代安靜的過自己的小日子,安逸自由且舒適。長老們雖然對自然女神充滿了期待與好感,但他們畢竟活過了這麼久,也曾在大陸上游歷過,見識過不少。這個世界神祗的心思並不比人類少到哪兒去,只是他們的力量已經強大到全然不需要跟他們這些沒有神格的生靈多轉什麼彎彎道道。也正因為他們見識得多了,對於這一次的神諭,多少都感覺得到那麼些不尋常。但事情已成定局,長老們也就只是囑託了年輕的精靈王要注意的地方。畢竟這位王者剛登位不久,一旦出了事,他們又得花費二百年來培養一個新的精靈王,這兩百年期間會發生什麼,實在說不好。按照以往的管理來說,精靈王是絕對不允許出去,並且參與進這種一看就屬於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行動中的。但奈何這一任的精靈王尤其倔強,長老們即便動用了手中的權力也沒能攔住他的決心和步伐。光明神殿的叛亂原本就與精靈一族無關。事實上自然神系與光明神系的關係也不見得多好,何況好幾千年沒有動靜,也找不到蹤跡的自然至高神,理應沒有什麼時間去結識光明神祗才對。但既然神諭都已經降下來了,他們也沒有什麼置喙的餘地。而在光明神殿之外,精靈們很快被光明神祗們接納了,雖然自然精靈的戰鬥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他們的箭術卻足夠讓面臨內亂的光明神祗另眼相待。神祗們賜予了精靈們能夠刺傷神祗的箭矢,讓精靈們能夠在這次爭鬥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這次叛亂中,一部分精靈在光明神殿中浴血奮戰,而另一部分則遊歷於大陸之上,宣傳自然的教義。精靈們很少做這個,但憑藉他們對自然天然的親和與精緻的面容,這次趁著光明內亂無暇顧及這些信仰的時候,他們的宣傳卻有著很大的作用。但不論怎麼說,被搶奪信仰都是觸及了神祗底線的事情,而且精靈們所幫助的巴爾德爾的那一方,被阿波羅所帶領的力量碾壓到近乎全滅。年輕的精靈王見勢不對,當機立斷領著在光明神殿還倖存的精靈們離開了還一片混亂的光明神殿,透過龐大的植物根系網將訊息傳遞出去,將大陸上還在到處遊歷的族人召回來。年輕的精靈王雖然對於所信仰的神祗的神諭有著極為迫切的想要完成的想法,但卻更加明確自己誕生於世,是有著更加重要的事情的。他得為整個精靈族負責。自然精靈損失實在太慘烈,有生力量已知死亡的就衝破了兩千之數,要知道整個自然精靈族都只有五六千人而已,這一下就直接送掉了三分之一還有多,任誰都能看出這場爭鬥根本就是肉包子打狗的節奏。年輕的精靈王起先並不認為這是他們所信仰的神祗所造成的結果,畢竟自然精靈想要參與進神祗之間的爭鬥,元氣大傷幾乎可以說得上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精靈王以為自己對神祗的神諭的堅定甚至能夠超過對族人的態度,但他發現他並沒能做到這樣。他為失去的族人感到痛心,在他身邊消亡的族人總是讓他想起那個死去的老精靈王。他就那樣用滿含期許和欣慰的目光看著他的繼承者,相信他會將精靈族安安穩穩的發展下去,然後安然的迴歸了生命母樹的懷抱。而那些逝去的族人即便被神力穿透身體,劇痛與生命的流逝也沒能讓他們的意志動搖絲毫。年輕的精靈王想不到最先萌生退意的,竟然是自己。他看著出了領地迎接他們歸來的長老們,短短三年時間,他們似乎比分別之時蒼老了無數倍。年輕的精靈王抿著唇,垂著眼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才好。精靈為自己信奉的神祗披上戰甲,真算下來,自他們的造物主離開之後,這是第一次。而這一次還沒討得分毫好處。早知如此他應該聽長老們的,不應該插足神祗之間的鬥爭分毫。但這世上永遠都沒有辦法早知道‐‐即便是命運女神,也是不能給在當世的生靈透露任何命運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