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太子是一定要立的,不過還要等將近一年的時間。&ldo;為什麼,那可是父皇親口說的。何況太子已經沒了,陛下金口玉言,他還能反悔不成?&rdo;劉彘挑眉問道。不過突然想到什麼,遲疑片刻,吞吞吐吐的問道:&ldo;阿嫣,你說太子他真的謀逆犯上嗎?韓嫣沒說話,這件事情當中王美人的一舉一動都在他眼皮子底下,包括她如何派人去教唆劉榮大興土木,如何安排人寫告發書,又是如何……可如今死者已矣,再說這麼又有什麼用?宮裡頭的風光不就是這麼回事,每一分的風光堂皇都需要靠鮮血染就。成王敗寇,有什麼可質疑的。韓嫣沒理會劉彘的問話,只是用手指了指梁國的方向。&ldo;太子的事已經過去了,殿下還是擔心擔心那邊吧!&rdo;&ldo;你是說?&rdo;劉彘有些不可置信的揚了揚眉。得到韓嫣肯定的回覆,當即大駭道:&ldo;不可能吧!他可是父皇的弟弟,哪有兄傳弟位的道理?&rdo;&ldo;有什麼不行的。長樂宮那位不是一直心心念念就惦記這點事嗎?&rdo;韓嫣撇著嘴分析道。竇太后對於讓梁王當皇帝的執著稍微知曉歷史的都知道。&ldo;那我怎麼辦?&rdo;劉彘畢竟年紀尚小,還沒有後來的城府心智,當即有些著急的問道。&ldo;我聽爺爺說,這梁王可是派了一大堆心腹來京城斡旋,恐怕沒幾日就要去未央宮了。&rdo;韓嫣低聲說道。他的訊息自然不是弓高侯府傳過來的,史書裡面就是這麼寫的。&ldo;……&rdo;劉彘臉色大變,也不說話,呆愣愣的坐在韓嫣邊上一臉苦大仇深的模樣。&ldo;所以你這每日去長樂宮那裡不能總和阿嬌玩鬧,主要還是竇太后這邊……老人家心都是軟的,誰跟在她身邊誰對她孝順她自然就心疼誰。&rdo;韓嫣偷笑著說道。&ldo;我自然會孝順的,你不是說過嘛!百善孝為先,大漢以孝悌治天下,我自然能做到。&rdo;劉彘有些懵懵懂懂的說道。視線盯著韓嫣,總覺得他欲言又止。&ldo;我說的不是那個孝順。你再孝順能孝順過樑王,那可是她兒子。&rdo;韓嫣笑著分析道:&ldo;我說的孝順是隻百依百順。&rdo;&ldo;百依百順?&rdo;劉彘聞言,挑了挑眉,若有所思的重複道。&ldo;是也。&rdo;韓嫣笑眯眯的應道。竇太后當初之所以在劉彘冊封太子一事上態度反覆,歸根結底還不是怕劉彘只聽王美人的,將來和她不是一條心。這個老人對權利的執著可是滲到了骨子裡的。&ldo;這樣祖母就會同意父皇立我為太子?&rdo;劉彘有些狐疑的問道。畢竟竇太后對於讓陛下傳位與梁王一事上的執著他也略有耳聞。能是他這麼幾天的功夫就扭轉過來的嗎?&ldo;自然不會。&rdo;韓嫣理所當然的說道。看著劉彘有些惱怒的盯著他,緩緩說道:&ldo;傳位於梁王的事不過是太后她老人家和梁王一廂情願,別說陛下了,滿朝文武那裡就過不去。她想傳位於梁王,無疑是將陛下所有的子嗣都推上絕路。文武百官能同意嗎?宗政能同意嗎?其他諸侯能同意嗎?屆時豈不是朝政大亂?別說他人,就是我爺爺和幹爺爺也不會同意的。&rdo;&ldo;那你還說‐‐&rdo;劉彘瞪著眼睛問道。他覺得這麼半天都被韓嫣耍的團團轉。&ldo;我說的不是梁王。殿下無須和梁王比誰更孝順。你只需要和河間王比就可以了。&rdo;韓嫣笑嘻嘻的將自己的最終目標說了出來。&ldo;劉德?&rdo;劉彘詫異的重複道。&ldo;不錯。劉德可是陛下的第二個兒子。太子被廢,按道理他就是陛下的長子。現如今已經十七八歲了。比你這個小豆丁可是成熟穩重多了。&rdo;韓嫣無視劉彘惱怒的目光,繼續說道:&ldo;太子被廢,朝中太子黨沒了主心骨,自然把所用的力量都放在河間王身上。畢竟他也是太子的一母兄弟,對於那些太子黨來說,支援他與支援太子沒什麼區別。所以這長樂宮的態度就是關鍵了。&rdo;韓嫣說的口乾舌燥,伸手給自己倒了一杯清水一飲而盡。&ldo;長公主自然會幫殿下說話,這個不必擔心。殿下只要表現的讓太后她老人家踏實就可以了。&rdo;劉彘沉默的點了點頭,他原以為自己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卻突然發現自己的位置還是那麼岌岌可危,年紀到底還小,不禁有些意興闌珊。韓嫣也知道劉彘現下的心境。他當年第一次做生意的時候原本也以為自己能夠做主,結果發現身邊的人都是爺爺和父親甚至哥哥的心腹,自己每做一件事都要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