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句話絕對是劉徹的心聲。其實劉陵也很委屈,她萬萬沒有想到劉非居然會那麼做。這才一著不慎被套了進去。可是現下人多口雜,她也不好多做解釋,只得硬著頭皮順著劉非的口氣說道:&ldo;回稟陛下,正如江都王所說,這一切都是個誤會。&rdo;她為人機靈,善於應變。順勢從劉買的身上爬了起來,落落大方的整理一番、。神色坦蕩,舉止雍容。一時間到也博得不少同情分。何況漢朝初期風俗禮數並不十分嚴謹,女子拋頭露面甚至公然養面首的情況也不再少數。就連劉徹的母親一國太后都是再嫁之人,劉陵這點事兒也就沒什麼大不了的了。單隻劉陵還是未嫁之身比較稀奇。只不過她也並不是自家女兒,眾人就更不在意了。除了看向淮南王的眼神帶了幾分探究。這麼一會兒工夫,愣神的劉買也起身收拾起來。他只是性格有些衝動罷了,但並不蠢鈍。如此一番動作下來也明白自己是著了道被人利用上。懷疑的眼神看向劉非身後的小宮女,又看了看劉非。劉買心中愈發迷糊,難不成背後主使是劉非?可是他也沒必要把自己搭進來。若不是的話……他又為什麼護著那個小宮女呢?劉徹面無表情的打量著三人的神色,心中卻是高興不已。原本淮南王三番五次的給他找麻煩,他就不耐煩。顧忌著宗室的情緒,他也就沒多動作,如今淮南王這家子自亂陣腳,臭了名聲,他樂得隔岸觀火。雖然不知道劉非和劉陵劉買究竟有什麼冤仇,可是現下的情景實在是太對他的脾胃了。當即輕咳一聲,不依不饒的問道:&ldo;不論是什麼誤會,今日乃是諸侯朝見的賜宴,你們於情於理也不該如此大動干戈。這樣的舉動至我皇家顏面於何處?&rdo;還想說什麼,卻被王娡突兀的勸下了。&ldo;徹兒,他們也不是故意的,這麼多人看著,人多口雜的,傳將出去可就真失了我大漢皇室的顏面了。依我看,還是大事化小吧!總歸不過是小兒女的一些情事,能有什麼大不了的呢?&rdo;聽了王娡一番勸,劉徹反倒是不著痕跡的皺了皺眉。在場的宗室長老乍聽這話感動於王娡的通情達理,不過仔細想想,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王娡在入宮之前堪稱&ldo;豔史&rdo;的一番經歷就這麼不經意的入了人眼,再聯想到如今王娡的這番話,愈發覺得這人行為放誕。怪不得一介尋常民婦也能得了陛下的青眼,只可惜這樣的性格,做個寵妃也就罷了。若是做個雍容高貴的王太后……眾人下意識的搖了搖頭,劉徹看在眼中,愈發覺得顏面無光。另一廂,王娡這番出頭,原本是想趁機在總是大員面前留個善解人意,不計前嫌的大度形象。那知這種事情敏感,愈發觸及了自己那不堪的往事。豎牌坊不成反而惹了一身騷。不由得惡狠狠的瞪了一眼始作俑者的劉陵,看在某些人眼中,愈發不屑。劉徹本想因此發作一番,奈何被王娡攪了局,又見眾人的注意力不知不覺的被轉移了大半。心中氣悶,卻也不好不顧王娡的面子硬要揪著這事不妨,未免顯得太過小氣了些。當即不急不緩的說了眾人幾句,大都是要顧著漢室顏面等等風涼話,然後揮了揮手,有意無意的撇下這幾個人,反身帶著眾人繼續回到宣室殿喝酒,只是出了這種事情,哪還有幾個人能真正喝得下去。一時間你看我一眼,我衝你一笑。眉來眼去的,大殿內的氣氛愈發詭異起來。不過半個時辰,太皇太后便藉口身子不爽中途退場。劉徹立即用時辰不早,讓眾人歇息的藉口散了宴會。直到曲終人散,劉陵三人也未在迴轉。而整場宴會中,唯一高興到底的人就只有阿嬌一個。等宴會結束,眾人遣散之後,阿嬌迫不及待的勾著劉徹回了椒房殿,連帶著也給韓嫣、周明錦傳了口信兒。不過片刻,四個發小就聚在裝飾奢華的椒房殿大堂。阿嬌坐在上首的案几後面,眼冒精光的問道:&ldo;喂,剛才究竟是怎麼回事啊?這才劉陵可丟了大臉了,看她這回還怎麼在長安城裡興風作浪!&rdo;眾人看著阿嬌意氣風發、肆無忌憚的模樣,苦笑的搖了搖頭。&ldo;喂,你們這是什麼表情?&rdo;阿嬌皺了皺眉頭,不屑的撇嘴說道:&ldo;看到劉陵吃癟,難道你們不開心嗎?&rdo;開心倒是開心,可是也沒必要這麼明顯的表現出來吧?劉徹嘆了一口氣,輕聲勸道:&ldo;你也別這麼幸災樂禍,宮裡頭人多口雜的,傳到外面去,又該說你刻薄驕橫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