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1頁

當然行文更嚴謹,也就代表著情節更真實,高潮更跌宕,文章更有料,引來的爭議更多。這不大家剛坐下來聊了一會兒,馮掌櫃才起了個要儘快把《食色》拍成網路劇的頭兒,眾人也饒有興味的接過了話題,沒說幾句話,又開始掐了起來。後面趕過來的華京大學其他院系的老師和同學聽到文學院眾人的侃侃而談,忍不住搖頭嘆道:&ldo;怪不得古人都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要說論學歷,我們華京大學其他院系的學生也不差什麼。不過要比起遠見卓識,倒是不如文學院多矣。&rdo;不過這些事情也好理解。華京大學再有名氣,也不過是幾百年的歷史,恐怕還不如在座文學院眾人的家族歷史長久。那些世家貴族歷經千載,能傳承到現在的,不但有祖上為官做宰,也得後輩爭氣才行。這麼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這些世家的底蘊當然要比一般的公立學校吩咐。別的暫且不說,只怕各家的藏書樓裡面存有的孤本典籍就是外頭不可見的。更別說歷任大佬們在為官之餘,都喜歡著書立傳,寫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咧。這些東西更是要謹慎儲存,敝帚自珍,如果沒有必要,是絕對不會拿出來給別姓人看的。這也導致了華京大學的講師和學生們在聽到文學院諸人的辯論後,幾乎都插不上話的現狀。饒是如此,眾人還是聽的津津有味。可惜時間有限,何況陳墨的同學是來慶祝喬遷之喜吃吃喝喝的,又不是來參加辯論會的,大家隨意辯了一會兒,不知怎麼就從歷史扯到了名人,從名人扯到了紅顏藍顏,最後發散思維的討論起化妝品衣服首飾之類的,話題又不知道歪到哪裡去了。其他人聽的意猶未盡,忍不住感嘆民間能夠掌握的資料還是太少,這麼精彩的講經辯難,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還有機會聽到。又聽到馮掌櫃和陳墨討論要拍電視劇的事情,眾人突發奇想的說道:&ldo;要是有什麼電視劇可以專門講這些經義辯難的就好了。現在電視上撥的那些雷劇簡直沒有辦法看。別說規規矩矩的考據了,能夠把邏輯講明白就算好的了。&rdo;全部都是主角白痴配角極品的八點檔,讓人連吐槽都覺得心累。所以偶爾聽一下這種高大上的歷史科普,還覺得蠻新鮮的。最主要的是文學院的學生們對於歷史和經義掌握的好,又因為年輕跳脫,時常採用一些網路流行詞彙來講解歷史事件,倒是讓大家覺得耳目一新,有一種想要了解的慾望。可惜求道太難,文學院的學生也不會每天都談論這些話題。就算談論了,他們也沒什麼機會能聽到。陳墨聽到大家的抱怨,倒是心中一動。突然想起上輩子有一段時間在電視和網路上特別火的講壇節目。他若有所思的眨了眨眼睛,開口說道:&ldo;……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rdo;眾人聞言,全都好奇的看向陳墨。陳墨在腦子裡總結了一下,把上輩子見過的《百家講壇》的形式跟大家說了一遍。末了笑眯眯說道:&ldo;要是能錄製出這樣的節目,估計想看的人也不少。&rdo;一句話落,華京大學的老師同學們紛紛點頭。覺得陳墨的主意特別贊。文學院的人倒是被陳墨的腦洞嚇了一跳,連忙擺手勸道:&ldo;你可別胡來。老師們不會同意的。說不得還要怒斥你一通。&rdo;陳墨嘿嘿一笑,若說剛才是興之所至隨便一提,這會兒倒是隱隱約約琢磨出一條道兒來。他神采奕奕的看著圍坐在身邊的這些人,好整以暇的說道:&ldo;我也沒說讓老師們出來講解啊。&rdo;文學院的人面面相覷,總覺得陳墨的笑容不懷好意。就聽陳墨繼續說道:&ldo;我覺得你們說的都挺好的呀。&rdo;可不是麼,又有考據,又有爆料,還能詞藻豐富的結合網路流行字眼兒,把華京大學的老師同學們全都忽悠瘸了還意猶未盡的。要不是陳墨成天聽他們墨跡聽的腦袋都大了,只怕也要把他們的胡侃奉為圭臬的。喜歡考據也不能總這麼自己一個人吧?想到這裡,陳墨咧出一口白牙,笑容猙獰,咬牙切齒的強調道:&ldo;我覺得你們就很好!特別好!&rdo;本著獨自受折磨,不如大家一起受折磨的精神,陳墨萌發了把《百家講壇》挪到這個世界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