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一旁的禁衛突然開口道:&ldo;不許拍人。&rdo;攝像師嚇得一個哆嗦,差點把手裡的機器扔出去,回過神後,立刻說道:&ldo;知道,來之前廖大人特意提醒過的。&rdo;走在最前面的廖大人聞言,回頭一笑,開口說道:&ldo;放心吧。我都已經和他們講明白了宮裡的規矩,他們都懂,不會讓禁衛軍為難的。&rdo;為首的禁衛便笑道:&ldo;我也是職責所在,還望大人見諒。&rdo;&ldo;當然當然。&rdo;廖大人笑回道:&ldo;都是為了工作嘛!&rdo;陳墨在後邊聽著,就覺得朝廷大臣們的聊天也蠻接地氣的‐‐完全不是陳墨腦中幻想的,大家拱手來拱手去,之乎者也掉書袋的樣子。卻不知道朝廷官員也是人,吃百樣米就有百樣的脾性,有人喜歡陽春白雪八股文章,就有人喜歡下里巴人小說志怪,陳墨在和軍部合作時遇見的幾位大佬就是前者,禮部的廖大人就屬於後者‐‐雖然論起對朝廷禮制典章一類的知識,沒人比廖大人懂得更多。不過正因為如此,當初朝廷有意拍攝六百六十年國慶劇的時候,廖大人才會自告奮勇的攬下所有事。換了那些清高桀驁目下無塵的大人們,也放不下身段。一行人低眉斂目的守在午門門口,足足等了能有一個半小時,直到早上九點鐘左右,才有一位身穿六品官服的官員自午門內走出來,肅容宣道:&ldo;陛下有旨,宣《百年世家》劇組入皇極殿覲見。&rdo;隨著這一句話落,包括陳墨在內,劇組所有人瞬間感覺到自己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一路護送劇組的禁衛隊駐足不前,由方才宣旨的禮部官員和廖大人帶著大家穿過午門繼續前行。眾人牢記宮規,低眉斂目。可是剛剛走進午門,還是被視野範圍內極寬闊極軒敞鋪滿漢白玉石的廣場給震懾了。此時驕陽已升空,金燦燦的日光肆無忌憚的傾灑在皇極殿前的大廣場上,能夠容納數萬人的由漢白玉石鋪就的廣場在旭日的映照下分外肅穆,昨夜剛剛下了一場雪,華京城內到處都是銀裝素裹,可是在這一片廣場上,卻連半點雪星都不見,一眼望過去,滿目雖白卻是漢白玉的白。廣場的盡頭,便是高高在上,靜靜佇立的皇極殿,也就是百姓口中的金鑾殿。身穿盔甲手持槍戟的御林軍儀仗隊沿著長長的石階兩端依次站立,雕刻著龍紋的漢白玉石階平地而起,等到《百年世家》劇組的成員們抬著服裝道具燈光攝像機和各種滑道走到石階前面,立刻被戍衛在兩旁的御林軍攔下。仍舊是禮部廖大人上前交涉,一名御林軍犀利的目光掃過劇組所有人,一言不發的轉身登上臺階,進殿稟報。片刻之後,便有一道道肅穆的聲音自殿中傳來。&ldo;陛下有旨,宣《百年世家》劇組覲見‐‐&rdo;&ldo;陛下有旨,宣《百年世家》劇組覲見‐‐&rdo;所有的演員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氣,剛要邁步上前,守在石階下的御林軍儀仗突然伸直手臂,兩根槍戟交叉,竟是不許眾人上殿。大家腦子一蒙,就見禮部廖大人特別無奈的小聲提點道:&ldo;走旁邊。&rdo;陳墨恍然大悟,瞬間想到廖大人給大家科普面聖規矩的時候,可不是說過嗎!那正對著皇極殿正門的三條階梯是龍道和御道,是給天子和文武百官皇親勳貴們走的。像他們這種平民百姓,還有宮中服侍的宮人們,都得繞道而行。之前在午門宣旨的朝廷官員笑眯眯的看了看劇組眾人,寬大衣袍下的手指了指右邊。又伸出三個手指。陳墨正莫名呢,就見一位身穿鎧甲的御林軍緩步上前,引著劇組眾人繞到了旁邊。看到殿側右邊的三條階梯,陳墨和其他人恍然大悟。一路登上臺階走到皇極殿門口,又被守在門外的禁衛軍攔了下來。所有的攝像機和電子裝置都得放在殿外,這才能進入殿中。大殿內按照文武官員位列兩班,皇帝陛下高高在上,《百年世家》的劇組成員按照禮部廖大人教導的規矩走入殿中。自從百年前朝廷效仿西方進行變革以後,大明也廢除了面見陛下須得三拜九叩的傳統,從躬身跪拜改為拜禮,上朝時會有宮人在殿中安放太師椅,請大臣們坐而論道。因此當陳墨看到了皇極殿中一排排坐著的官員時,還有些不適應‐‐都是市面上那些古裝劇歷史劇鬧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