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由二兒子衛展傑接手的衛氏地產(後更名為華夏地產)和娛樂公司等產業,由於行業利好和其他方面的影響,股票市值蹭蹭上漲,一躍成為大家都看好的行業黑馬和行業龍頭企業。尤其是被衛展傑從華夏帝娛剝離出來的華夏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和嗨淘網等依託網際網路發展的產業,更是被國內外的金融資本看好。雖然這幾家公司有半個衛氏集團作為依託,自從成立後就沒有對外融資過,從目前來看也並沒有在國上市的跡象,可是誰也不能否認這幾家公司的未來價值和潛力。更不要提衛麟煊在離家出走後合夥陸衡建立的衡煊工作室,以及華夏直播網和華夏微博等社交平臺,更是依託經典的節目策劃和層出不窮的宣傳營銷手段,將全球觀眾聚集在一起掌握了龐大的資料庫。依據這龐大的資料庫,衡煊工作室不論是想要捧人還是想要提出其他專案其他產品,都已經立於不敗之地。因此在很多人的眼中,這位&ldo;離經叛道&rdo;的衛家子弟堪稱是全球最頂尖的營銷人才。與之相比,原本被衛老爺子寄予厚望的衛家老大就遜色多多。雖然在分家之後,衛仁杰也在努力的經營分到手的半個集團,努力保證集團的業務和營業總額沒有太明顯的下降。可是在華夏市場飛速發展的二十一世紀初,對全球貿易開放了國門的華夏市場簡直就是一塊肥的冒油的厚肉,所有經營者都虎視眈眈,商業競爭就好像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尤其是對於衛氏集團這樣的龐然大物來說,每年要開展那麼多專案,簽下那麼多單子,在全國消費水平和物價都蹭蹭上漲的2004年,任何原材料甚至是人力的成本都在不斷增加,而衛仁杰掌控下的衛氏集團折騰下來的結果卻是營業總額沒有什麼太大變化。如果把這個數字刨除不斷上漲的各項成本,得到的唯一結果只能說明,一直以來都在四面開花的衛氏集團只是維持著表面上的繁榮昌盛,實際上在衛仁杰手中的衛氏集團的純盈利是在不斷下降的。換句話講,就是衛氏集團的利潤空間在不斷的被壓縮。華夏有句老話叫做&ldo;是騾子是馬,都得拉出來溜溜&rdo;。兩相對比之下,也難怪外界的人都在議論紛紛,認為衛老爺子果然是英雄遲暮,悉心培養的集團接班人竟然不如一個散養的兒子外帶一個放養的孫子。就連集團內部都有一些股東滿腹牢騷,很遺憾自己持股的公司沒在分家時被衛展傑要走。如果不然,這會兒跟著衛展傑吃香喝辣的股東,合該有他們一份兒。眼見年會上諸多新晉企業家和行業領袖們都圍在衛展傑夫婦的身邊侃侃而談熱絡恭維,就連短暫出席年會的領導們也都衛展傑另眼相看。身邊只有小貓兩三隻的衛仁杰心情不可謂不復雜。估計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們兩兄弟的境遇怎麼會變成今天這樣。一直以來,備受家人和身邊人器重的衛家繼承人都是他衛仁杰。為了培養大房一脈,不要說他從小都吃了什麼苦,就連他唯一的獨生子都在上初中那年被家人送到國外唸書,就是為了接受最精英的教育,成為最精英的人,然後回來接掌衛氏集團,帶領這座龐然大物繼續衝向新世紀。而那個時候,衛展傑不過是親朋好友眼中的紈絝子弟。坐擁衛家的財富,整日無所事事到處惹是生非。是那個為了追女明星能一擲千金,甚至跟人爭風吃醋在公眾場合大打出手的花花公子。而他生的衛麟煊,也跟他爸一個德行。就是這樣的兩個令所有人都不屑不恥與之為伍的紈絝子弟,怎麼就能有那麼好的運氣!一想到在衛展傑手中盈利就像印鈔票一樣容易的幾個公司,再對比自己手上的幾家不溫不火的公司,衛仁杰簡直頭疼的都要休克過去。尤其是在接觸到年會上那些竊竊私語議論紛紛的嘉賓後,衛仁杰總有一種所有人都在嘲笑他的焦躁。偏偏就在這個時候,向來跟衛家不對付的齊老爺子帶著他的寶貝孫子走到衛老爺子和衛老太太的跟前。笑呵呵的說道:&ldo;給你們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孫子齊家鳴,剛剛從y國留學回來,進入集團學著打理生意。今後咱們兩家在商場上碰頭,可要請你們這些當長輩的多多指教啊!&rdo;齊老爺子說到這裡,沒容衛老爺子衛老太太反應,又笑著對齊家鳴吩咐道:&ldo;還不快跟兩位長輩打招呼。&rdo;&ldo;衛爺爺好,衛奶奶好。&rdo;今晚的齊家鳴穿著一套華夏男裝新推出的春季新款黑色西裝,整個人看上去年輕英俊,銳氣十足。意氣風發顧盼神飛的模樣,全然沒有那天在珍味樓被陸持大哥奚落時的狼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