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時,朱七牛繼續給百姓看病,又一連線待了近四十個病人。
到了黃昏時分,朱七牛收攤,開始跟著師父陳通微練習長壽功。
練完長壽功,師父跟朱七牛說,長壽功乃是靜功的入門,但朱七牛沒聽懂是什麼意思,更理解不了靜功到底是啥,就沒往心裡去。
之後數天,他一如既往的看病、練功、吃飯、睡覺、讀書,日子過得雖然清苦,活動範圍也只在關帝廟,但比起以前其實區別不大。
因為皇帝拒絕了朱家的賠禮,朱家的房子和其他財產都保住了,朱四虎跟趙蘭也就不好撇下臭豆腐鋪子不管,每日都得去看一看,再加上還得操持家裡的事兒,照顧朱八牛等,實在不方便每天都來看朱七牛。
但只要有閒時間,他們都會來關帝廟跟朱七牛見面,帶點吃的喝的給他。
黃月英那邊也是一樣,隔兩天就來看看朱七牛,有時朱七牛給人看病,就由她負責抄藥方,二人配合默契。
值得一提的是,見到朱七牛平安無事後,朱七牛的爺爺奶奶等人也放心了,於是便離開京城,回溧水去了。
臨走之時,他們特意從關帝廟繞了一圈,看望了朱七牛。
幾天過去,關帝廟隔壁的永樂殿也搞好了。因為房子都是現成的,只是稍加改建,並不是大興土木,速度自然不慢。
永樂殿建好,朱七牛也就不在廟門口擺攤了,直接往永樂殿藥堂一坐,跟個掌櫃似得。
再來病人了,他只需坐在櫃檯後面給人把脈、問診就可以了。
開好藥方後,他自己就能給病人抓藥,中間不需要過別人的手,藥效也就更有保障了。
櫃檯後面就是藥櫃,藥材都在一個個小抽屜裡放著,朱七牛每次抓藥只需開啟抽屜,伸手一抓,基本的重量就錯不了。
這種手感其實挺奇妙,就跟把脈的感覺一樣,有的人似乎生來就適合幹這個,有人則怎麼都學不會,而朱七牛顯然屬於前者。
比起在外面風吹日曬的擺攤,坐堂當然更輕鬆了,尤其是待在這被改建後的永樂殿裡,隨便一個花瓶就是貢品,隨便一盆盆栽就是稀世奇珍,典雅而又高貴,真的要趕上皇帝家的那種氛圍了。
朱七牛看診用的櫃檯卻也不單單只是個櫃檯,從外面看,它的正面就是一塊板子直達地面,可從朱七牛這面看,它還是一個書架,整體結構是一個個小格子。
永樂殿改建好之後,朱七牛特意讓過來看望自己的老爹在第二天把家裡的一些常看的書都拿了過來,往櫃檯後面一擺,整個感覺又昇華了。
在沒有病人的時候,朱七牛若是想看書了,抽出一本就看,旁邊再泡上一壺茶,擺上幾碟點心,活脫脫的就是一閒賦在家的老人家的待遇。
不過嘛,這種好日子顯然是過不長的。
因為隨著朱七牛治癒的病人越來越多,他的小神醫的名聲逐漸在京城流傳開了,甚至有朝著京城之外蔓延的趨勢。
之後也不知是朝中哪個大臣嘴巴不嚴,把他的真實身份給說了出去,衝著他朱狀元的名聲來看病的人竟多如過江之鯽。
他不得不一一接待。
再然後嘛,被他治癒的人就更多了,一傳十,十傳百,名望就跟滾雪球似的,越來越大,來求診的人也越來越多。
當然了,這麼多病人,難免有幾個生怪病的,一般的辦法根本沒用。
朱七牛雖然醫術還可以,但經驗畢竟不足,一些怪病他只能抓腦袋,卻拿不出好的法子,只能求助於師父。
陳通微倒也真不是吹的,這些怪病到了他那裡,竟是手到擒來,就沒一個治不好的。
朱七牛小心留意,認真學習,醫術竟又在短時間內提升了不少。
如此多的病人前來,更讓朱七牛的治病經驗不斷累積,醫術得到了磨練,有時候一個病人他只看上一眼,就能斷症開藥,之所以還是要把脈、詢問,不過是求個保險,順便叫病人放心罷了。
這一日,戴思恭在給皇后、太子、太孫分別請脈過後,沒有再回太醫院當值,而是換上了尋常衣服,溜溜達達的來到了永樂殿。
一過來,他便聽見朱七牛正在斷症。
“大便不通,腹痛,一按就更痛,腹部按起來硬邦邦的,手腳頻頻出汗,舌苔發黃,刺刺撓撓,脈沉,你這是典型的陽明腑實證,我給你開一劑大承氣湯吧。”
“你拿到藥後,回去準備一斗水,先放厚朴和枳實,待藥汁的量只剩下加的水量的一半時,將藥汁過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