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大吃一驚,一時也弄不起,到底是什麼人如此膽大,居然敢把營寨修到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十里,也就是騎兵一炷香的時間,這個地方修營寨,顯然就是沒有把自己放在眼裡了。
“是何方人馬?”
“稟報主公,不知何方人馬,單見旗幟之上,有祝融軍三字!”
“祝融軍?”
公孫瓚在腦子裡飛速地翻閱了自己有印象的對手,卻沒有找到祝融軍這個名字。
然而對方顯然就是一晚吃下了他兩千騎兵的人馬,這樣看起來,對方實力也不弱。
兵法有云,步兵克騎兵,有連夜結陣於騎兵營前者,阻其奔進之勢,謂之斫營!
但是敢於面對騎兵斫營的步兵,必然是久戰之精銳。
公孫瓚知道斫營這種戰法,是為了限制騎兵突進的狠手。而這樣一支人馬在他面前,顯然就是衝著他來的,公孫瓚心中不由得敲起了鼓。
對方的規模暫時還不清楚,但今日才開始駐營,想必規模不大,而且駐紮營地之時,也正是隊伍戰力薄弱的時分。
想到這裡,公孫瓚不由得定下心來。
不能再由對方舒舒服服把營地駐紮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此時,應趁著對方行營之際,一鼓作氣破之!
想到這裡,他便點兵升帳,而不多時,一支萬餘人的騎兵隊伍,便傲然屹立在營外。
這支隊伍,便是公孫瓚麾下的精銳騎兵——白馬義從。
它的馬匹,都是儘量地選擇來自烏桓的白色或淺色的健壯馬匹,在冬天極其耐寒,對飼養也不挑食。
而軍中騎士,也都是身著漢代鐵鎧和盔帽的精銳士兵,他們在馬上使用長矛和長戈,也有善於騎射的弓騎兵,可算是當時騎兵戰力的天花板。
公孫瓚的目的也很明確,這隊人馬,他留下三千步兵和一千騎兵守家,剩下的五千白馬義從和六千步兵,在他的率領下,直接跨過清河的冰面,直撲對面正在行營的敵軍。
他的騎兵可以說是天下無敵,所以公孫瓚無比的自信,在冀州這塊土地上,沒有人擋得住他五千白馬義從的一次突襲。
公孫瓚的部隊機動性極強,不到一炷香時分,敵軍的大營便出現在了他們的視野裡。
然而奇怪的是,敵軍似乎早就知道他們要來突襲一般,只把建成一半的軍寨留在了原地,人卻走得一乾二淨。
“莫不成這敵軍有千里眼、順風耳不成?”
公孫瓚停下馬來,又派人仔細檢視了地上灶眼,正常來說,這應該是一支6000人左右的部隊。
六千人?
公孫瓚搖搖頭,他並不相信。
因為區區六千人,可吃不下他兩千人的白馬精騎。
難不成是偏軍?
如果是偏軍,那很顯然,僅靠六千人的偏軍,是不足以完成對萬餘精銳騎兵部隊的斫營的。
這處營寨很有可能便是一處誘敵的所在!
公孫瓚冷笑,還好自己防著一手,既然是誘敵,自己顯然也不能著了對方的道了。
“此誘敵之策耳,不必追趕!”
“全軍稍歇回營!清理輜重,營地上有用的拉走!”
公孫瓚做出了決定。
他的這個決定,在本位面之中,並沒有任何謬誤之處。
他已經看出了敵方的誘敵之策,在十餘里的地方旋即回兵,從出發到回程,不過兩個時辰而已。
將領在兩個時辰內完成一次軍事策略的調整,已經是站在了時代統御力的頂端。
只是,在超越時代的軍隊看來,兩個時辰,已經足夠完成很多事情。
晚上的二千人馬自然是祝融軍吃下的,晚上騎兵的速度變慢,加上又舉著火把,簡直就是獵兵們的活靶子。一旦中箭,在刀盾長矛的組合面前,精銳的騎兵連人帶馬不是被俘,就是被消滅。
營寨也是疑兵之計,為了讓疑兵更逼真,太史慈刻意留下了一些有價值的輜重,比如車輛、糧草等物。
幾百號戰鬥力較弱的府兵完成了這項任務,而在公孫瓚的騎兵靠近的時候,憑藉著無線電的預警,他們從容離開了戰場。
有著望遠鏡和無線電的祝融軍前哨,在看到公孫瓚的騎兵越過清河直奔東面而去的時候,便通知早已迂迴到廣宗西南方向的主力軍,開始了行動。
“公孫瓚守家的有三千步兵和一千騎兵,步兵龜縮在城內,騎兵在外圍,當誘其騎兵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