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匡一邊聽,一邊擦著汗。
的確,他就是這麼打算的,河陽津是離洛陽最近的渡口,他計劃就是從此處過河。
河陽津在中間,只要他從這裡過河,董卓出兵的平陰津和小平津,就是在他西邊和東邊的兩處渡口,這兩個地方都會有抄他後路的危險。
“所以這場戰鬥,明公不可操之過急。董賊佔據洛陽,其兵馬離幾處渡口都近,用兵靈活。而明公遠道而來,分兵困難,不佔地利。”
“如今又是隆冬臘月,河水結冰,董賊涼州多騎兵,兩岸來去自如,明公也不佔天時。”
“董賊一言九鼎,洛陽兵馬盡在掌握。而明公可調遣的,只有自己麾下部眾而已。袁本初引而不發,故明公也不佔人和。”
荀彧一番分析下來,王匡也只得點頭稱道。
這仗,他打不贏,更輸不起。
“先生既然推演出沙場之事,還請教我應對之策!”
王匡一拱手,表情不禁凝重起來。
“敵不動,我不動!正好藉助幾位近臣來訪,明公大可引而不發,以談為主!”
“正好來訪的執金吾胡母班是明公妻舅,明公可將董賊引兵之勢告知袁本初,就道是胡母班之言。有此一功,明公不殺這幾人,也是應有之義了!”
王匡眼珠一轉,這倒是個好主意。
就說胡母班告知了董卓的軍略,那便是心向漢室的忠義之人,這哪裡能殺,必須善待!
“明公可自引軍仍向河陽,若遇董賊疑兵,可佯做中計,與韓浩盡數吃掉此股疑兵,旋即收兵,儲存實力。”
“而小平津一線,明公可將此功勞讓給袁本初,讓袁本初阻擊此股精銳,以河內軍勢,當可勝之。如此一來,袁本初更無怪罪明公的理由了。”
“此戰當以阻擊為主,切不可乘勝追擊,更不可乘機過河。”
“洛陽城高壁厚,難以攻下,更兼董卓在洛陽周圍四處布軍,我軍若孤軍深入,反而會被董卓夾擊。”
“此戰,只可讓董賊受挫而歸,揚我河內軍威。我軍再遣使還,可提出我軍條件,邊談邊打。”
“而董賊必將調別處兵馬守衛洛陽北線,這樣就給魯陽的盟軍創造了機會,南面孫文臺驍勇善戰,定然會有所突破。”
“屆時我河內兵馬再應時而動,方是萬全之策。”
……
從王匡的府邸出來,荀彧也算是鬆了口氣,心中不斷說萬幸。
要是晚到半天,這幾個人就被王匡噶掉了。
好在此行的目的已經達到,而且在王匡和袁紹當中,也開始出現了裂隙。
面對袁紹的借刀殺人,王匡自然也會提防上心了。
這幾個人又被王匡客氣地從牢獄裡解救了出來,居住在一處別院。
但是戰爭,數天後,依然如期地降臨到了這個冬天。
王匡依照荀彧的計劃,不動聲色地依舊屯兵河陽,作出要渡河的模樣。
他以身為餌,為的自然是董卓精銳軍從背後的包圍。
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袁紹的精銳也悄然地屯兵到了有利的地點,準備包抄董卓的精銳。
津北之地的諸侯,都在為各自的戰略目標而忙碌了起來,誰也沒有注意到,一支幾千人的隊伍,悄悄溜出了河內郡。
太史慈和張飛、張合等人,已經完成了押運糧草的任務,此時的隊伍裡,張合有些不解地看著太史慈。
眼下的隊伍正在整兵備戰,尤其是太史慈身邊那些看起來就很精銳的離火衛,一個個卻脫下罩袍,穿上了白色的衣服。
而隊伍所打的旗幟,更是換上了日前在廣宗繳獲的,公孫瓚的旗仗。
“將軍這是為何?”
張合問道。
“此行的最後一件事,為你家韓公,除掉冀州的榻邊之虎!”
太史慈不冷不熱地回答,此時荀彧並不在軍中,張合覺得心中有些沒底。
“雋義將軍,你也不是笨人,也當知道何人,對你家韓公的地盤,虎視眈眈吧?”
張合略一思忖,心中就有了答案。
袁紹!自然是這傢伙!
他在擔任渤海太守時,便時常對韓馥有輕慢之心,而此次關東聯軍,他又居盟主,把兵馬從渤海直插到河內,與鄴縣近在咫尺。
張合常年在軍中,自然知道,置辦糧草也是個苦差事。因為河內軍是袁紹說了算的地盤,因此他但凡找茬要治你個辦糧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