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子正走,只見前面高岡樹木叢雜,路徑崎嶇,好生難走。八戒道:“師父,你看往來行人,都轉彎抹角何說?”行者道:“想是轉坦路徑平行走。那前邊一個老頭子來,何不問他一聲?”三藏把眼一看,果然前路一個老叟走來。但見那老叟:白髮蓬鬆兩鬢分,和顏悅色笑欣欣。
手中執著青藜杖,好似長庚降碧雲。
三藏見了那老叟,忙上前拱手問道:“老善人,此岡是往東土去的大路,還是轉道而走?”老叟道:“師父們是那裡來?”三藏道:“小僧從靈山下來。”老叟道:“這櫃擔何物?”三藏道:“乃是大藏真經。”老叟心中暗想:“聞得人說,如來真經可以消災作福。不若請此僧眾,到了山中建一功德,保佑小鹿病好,也不見得。”遂向三藏問道:“師父所言真經,可是如來佛祖修真了道,降福消災的寶藏麼?”三藏道:“正是,正是。”老叟聽了,便跪倒在地道:“爺爺呀,老漢正在此要拜請僧人,誦經禮仟,解難消災。今幸遇著列位師父,又挑著真經,望乞枉駕到我寒家,建一會功德,自當酬謝。”三藏問道;“老善人,家居何處?”只因這一句,那麋妖便自忖道:“倒是增人問我一聲家住何處,想我那山岡洞裡,怎便請他去?若看破了,明明我等巢穴,露出本像,怎生是了?我知佛爺爺經卷,果是湧唸了可以消災釋罪。料著人人會湧,不過借僧人名色。如念,不如替他挑著櫃擔,乘空兒騙他兩擔。到我那天竺谷裡,與那害病小鹿,早晚自己誦唸,可不長遠。”乃轉過口來道;“老漢家住在岡前十里多路,只是路徑狹隘,經擔雖是行得過去,但恐曲折費力。”行者道:“難走便罷,但不知可是東行順路?若是順路,這也無妨。”八戒聽了道:“走正路尚費力,又要走甚狹路?”把擔子歇下,說:“我不去,我不去走狹道。擔子又重,力氣又費了。”
麋妖見八戒歇擔說重,走上前試了一試,說道:“也不甚重。”不匡八戒身邊麝香透出,麋妖聞得,乃問道:“師父,你身上何物噴香?”八戒道:“是件巧處得來的寶貝香兒。”麋妖聽得,怒從心起,想道:“小鹿臍下之香,乃是他往時竊去,致害小鹿生災害玻此仇怎肯幹休?如今且喚眾小鹿把他們經擔都騙去,到天竺山幽谷裡再作計較。”他趁著八戒說擔子重,乃說道:“師父,既說擔子重,路兒狹。你們少歇,待老漢去家叫幾個小的來擔抬,只當替師父省一肩力。”三藏正要尋人代替,聽得便道:“老善人,高情高情。”麋妖即奔入山岡小路而去。
行者乃向三藏道:“師父,我看此老語言不一。既有家室在十里岡前,如今去叫小的,十里去,十里來,不反費了工夫?我們不如挑著擔子迎上他去,也省一會工夫。”三藏道:“悟空說的是。”八戒道:“便等他一會,也省力。你們要走先走,我等他來幫抬幫抬。”行者乃挑起擔子,叫沙僧也挑著走。三藏趕著馬馱的垛子,一直往小狹路上走。方才裡多路,果然道狹難行,師徒費力。八戒道:“錯了路頭。我說等那老兒來,不肯依我,只如今費力了。”
正說間,只見老裡跟著十數個小僮僕到來,說:“師父們,倒是不曾到我家。方才產了幾個小狗子,穢汙,怎做的善事?離此三十多里,是我小孫家。他那裡潔淨,是房屋寬大。人家富厚,好齋也有一頓,村錢斷乎不少。”三藏大喜,便叫徒弟把經擔分派與眾扛幫,他師徒輕身隨著路走。
這老叟卻與三藏並肩講論些閒話。前行了三五里路,三藏忽然叫:“悟空,我走路口渴,你看那裡有水,取一盂來吃。”行者道:“師父,山岡路僻,莫處有水;就有,也被行路人撒溺不潔。須是遠處去尋,誤了走路。”沙憎道:“我也渴了,一同師兄去尋水。”八戒道:“我也要水吃。”行者道:“都去,誰人照顧擔子?”三藏道;“沒妨,沒妨。我與老叟照顧經擔吧。”行者道;“師父,卻要小心在意。”老叟道:“放心,放心,有我老漢同著前行。”不知行者們去尋水,事體何如?且聽下回分解。
總批:
小鹿兒因動了慾念,遂失了臍下真麝。人人都有臍下麝香,被人竊去,不思找尋,真是禽獸不若。
第九回 論志誠靈通感應 由旁道失散真經
卻說行者三個去尋水,麋妖見兇狠狠的三個徒弟去了,單單隻有唐僧隨著他,魔心頓起,把馬馱的櫃子隨唐僧跟著,乃叫小的們扛著三擔經包,飛走如箭,丟下三藏在後。三藏跟著馬,只叫:“老善人,慢些前行。”那麋妖越發走快,一時把三擔經包,被眾鹿扛抬前去。行者三人尋得水來,見沒了經擔,齊暴燥起來,埋怨三藏說;“都是師父貪心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