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的勁頭也小了,身體也經不起折騰了。這樣,其實對黨和國家的事業,是不利的,也不利於人才脫穎而出。所以在用人問題上,他一向就很解放,主張大膽啟用新人。最好有一批四十幾歲的人,進省委領導班子;一批三十歲左右的人,進地市級領導班子;二十多歲的人,如果特別優秀,也可以進縣級領導班子。他的這個思想,正好和當時中央出臺關於大膽選拔年輕幹部的精神不謀而合。八十年代,中央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各級領導幹部的年輕化,選拔一批素質高、發展前景廣闊的50歲左右的人,進中央領導班子。40歲左右的人,進省級領導班子。

省委常委、秘書長喬遠方,向趙書記提出幾個候選的秘書人選,都是辦公廳秘書處和一處、二處的秘書,有的還是副處長。年齡都是在三十五六歲左右,大學畢業,都有長期從事秘書工作的經驗。有幾個和喬遠方還有點拐彎親戚。

趙書記看了看他們的簡歷,感到都不太滿意,這個時候,他想起來曾經見過的王一鳴,知道他就在辦公廳的秘書處,但具體叫什麼名字,他不知道,只知道這個小夥子是於開山的女婿,就說:“你給我就找這個於開山的女婿,這個小夥子,我和他談過話,我看他不錯。就讓他試一試吧!”

喬遠方馬上就打聽清楚了,一看王一鳴的年齡,就有些犯難了,王一鳴才剛剛25歲,上班也才三年時間,職務還是個主任科員,這樣的資歷,做省委書記的秘書,顯然是太年輕了。他把自己瞭解到的情況,告訴了趙書記。

第五章(3)

趙書記說:“他不就是年輕嗎?年輕有什麼不好?這恰恰是優勢嘛!毛主席在井岡山上帶領大家鬧革命時,那個時候,黨的各級幹部,多年輕啊!林彪24歲,就是軍團長了。二十多歲當高階幹部的,多了去了。我們現在幹部的選拔制度,越來越僵化,論資歷,看年齡,都是熬資格,別說比井岡山了,就是三國時候,也比不了。你看那時候,諸葛亮出山的時候,才多大,27歲,就做軍師中郎將了;周瑜呢,二十多歲,就是大都督了,率領著千軍萬馬。年輕人才可以建功立業,幹大事才有衝勁,我看哪,就讓這個王一鳴試一試吧,不行了還讓他回去做普通秘書,不就行了嗎!”

就這樣,一句話,王一鳴的命運就徹底地改變了。這一切是多麼的偶然,但冥冥之中,又是多麼的必然。事後,王一鳴想了又想,為什麼上天給自己這樣的命運,他覺得,一切都太不可思議了。假如自己當初沒有分配在辦公廳上班,一切都無從談起;假如自己那一天沒有帶自己的家人散步,偶然碰上老書記,以後也沒有什麼事情發生;假如自己不是抱著孩子,孩子引起了趙書記的興趣,他也不會留下來和自己說那麼多話;假如自己的老婆於豔梅不主動打招呼,叫“趙伯伯”,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也不會記得住自己這個小人物,一切的一切,看似非常偶然,但卻都毫無懸念地發生了,看來這一切都是命,這是自己和這個老頭一生的緣分。

星期一的早上八點,剛剛打掃完秘書處的辦公室的地面,王一鳴正在手裡拿著抹布,一張桌子一張桌子地擦著。作為秘書處年齡最小的秘書,這三年來,他幾乎都是第一個到辦公室,打掃辦公室的衛生,擦桌子掃地開啟水,都成了他分內的事情。一般都是他打掃得差不多了,其他的人才不緊不慢地趕來,象徵性地說一句:“辛苦了啊小王,你歇歇,我來吧!”

王一鳴說:“不用,很快就完了。”

有的時候,他看到何處長的辦公室如果是開著的,也會有眼色地順便打掃一下,拖拖地,擦擦桌子和沙發,何處長邊看報紙,邊誇獎他一句:“小王,不錯,不錯。”

在整個處裡,數他年齡最小,隨便哪一個人,都比他資格老,所以對幹這些事情,他覺得實在沒什麼,他是農村孩子出身,有的是力氣,這點活,比著在老家時幫助家裡幹農活輕鬆多了,也費不了幾分鐘。

別人到底是怎麼看自己的,他也沒在意,反正到了年底的時候,處裡評先進,一人一票,民主選舉,當場驗票,幾乎都是他得的票最多。他覺得這可能就是自己愛勞動的結果。他不知道,在機關裡,大家資歷差不多,提拔升職的機會又是特別有限的,於是相互之間,都成了對手,誰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對手平添一點優勢,相反,他這個剛剛上班的新人,卻是對任何人構不成威脅的,於是大家就把票全部投給了他。正好,他又是特別熱愛勞動的,一年到頭,為大家確實做了不少工作,得到先進,也理所應當。

於是他就年年得先進,連續三年,還加了一級工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