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部分

美國人是一個講究策略的民族。最初,美國政府在口頭上歡迎蘇聯參加“馬歇爾計劃”來接受美國的援助。一開始,斯大林信以為真,還派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到巴黎與英法兩國外長會談。但在美國人的暗示下,他們提出了許多令蘇聯無法接受的苛刻條件。也就是蘇聯不僅要進行政治改革,還要喪失很大一部分經濟主權,並允許西方勢力進入蘇聯的勢力範圍。

一旦一國或一個國家集團在貿易領域經濟落後了,若沒有政府的干預,僅憑自由貿易是不可能趕上發達地區的。蘇聯政府完全明白這個道理。莫洛托夫譴責“馬歇爾計劃”的真正目的是要把歐洲分裂成兩個國家集團,為某些謀求霸權的強國的利益,利用一些歐洲國家去反對另一些歐洲國家。蘇聯政府宣告說,“馬歇爾計劃”企圖干涉歐洲國家內部事務、把美國的計劃強加給它們以及使它們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出口產品,從而使這些國家的經濟從屬於美國的利益。

不久,蘇聯為抵制“馬歇爾計劃”的影響而與東歐國家簽訂了各種的貿易和經濟協定,這就是著名的“莫洛托夫計劃”。該計劃主要包括了對東歐國家的經濟援助以及發展東歐國家對蘇聯的貿易,進一步加強了蘇聯與東歐國家的經濟聯絡,同時也限制了東歐國家同西方國家經濟往來的空間。隨後,斯大林提出“統一的無所不包的世界市場已瓦解,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是兩個平行的也是互相對立的世界市場”的觀點。1949年,經濟互助委員會成立後,蘇聯和東歐國家成為獨立於美國主導的世界經濟與金融體系之外的封閉經濟圈。

蘇聯的桀驁不馴當然不會讓美國善罷甘休。“二戰”臨近結束時,美、蘇、英、法達成一致意見,戰後的德國必須遵循非軍國主義化、非工業化、廢除中央集權、民主化和剷除納粹主義等五原則。德國被劃分為四個佔領區,其中英美法佔領區擁有德國總人口的3/4,還佔有魯爾和萊茵蘭等德國工業心臟地帶。在蘇佔區邊界內177公里處的柏林也被劃分為四個區。蘇聯要求東西德合併成為一個統一的解除武裝的國家。而美國卻要把英美法佔領區合併成西德並納入“馬歇爾計劃”,還重新武裝西德讓它成為一個潛在的軍事強國。這意味著蘇聯又將要面對一個隨時可能入侵本土的強大敵人。

1948年6月24日,就在西方大國在西德進行貨幣改革、發行流通新貨幣的當口,作為西德幣制改革的一個回應,第二天蘇聯就切斷了通往西柏林的所有水陸交通和貨運,開始對西柏林實行封鎖。美英遂派出大量飛機向柏林被困居民空運糧食、燃料及其他生活必需品。其實,從法理上講,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根本沒有權利從陸地進入西柏林。就像斯大林指出的,美國破壞了德國的統一,使西方失去共管柏林的法理基礎,它建議用柏林蘇佔區的新幣代替西區的新幣。

美國藉此機會推波助瀾,運送了大量武器到西德,大肆宣傳核恐怖,並有意製造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的假象以迷惑人心。透過美國媒體的宣傳,蘇聯被妖魔化成試圖餓死婦女兒童的殘暴國家,形象大受損害。其實蘇聯最終還是退讓了,而美國卻毫不妥協。整個冷戰期間都是美國完全壓倒蘇聯的態勢,現在美國卻反而裝出一副受害者的形象,以此來妖魔化並遏制蘇聯,並借蘇聯來訛詐自己的盟友。

國民黨與惡性通脹

凱恩斯曾說過:“據說列寧曾經宣稱,消滅資本主義制度的最好辦法就是損害貨幣的聲譽。政府憑藉通貨膨脹的連續過程,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沒收其國民的大量財富。它們運用這種方法不但進行沒收,而且是隨心所欲地沒收,在這一過程使許多人陷入貧困時,它實際上使某些人富了。這種任意重置財富的現象不僅影響經濟生活的安全,而且使人們對現存財富分配的公平性失去了信心。在這一過程中,有些人獲得了意外之財,不僅超出了他們應得的份額,而且超出了他們自己的預期和希望,成了‘暴發戶’。於是這些人便成了中產階級的仇恨物件,因為通貨膨脹給中產階級帶來的損失並不亞於無產階級。一般而言,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持久穩定的關係是資本主義制度存在的主要基礎;而通貨膨脹的不斷進行使通貨的實際價值波動劇烈,從而使這種信用關係完全被打亂,結果是獲取財富的整個過程墮落為全憑時運的賭博行為。列寧當然是正確的。要推翻現存社會基礎,沒有比損害貨幣聲譽更巧妙更可靠的手段了。這一過程在破壞方面動用了經濟規律中的全部隱藏力量,而且是很少有人能夠覺察到的。”

在冷戰背景下,國民黨政權崩潰的很大一個原因便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