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而無沮之之人。丹濟拉、丹津鄂木布、如與噶爾丹同在一處、斷不相離、必偕往達賴喇嘛處。聖上今遣人率兵追討噶爾丹。但收離散者問之、自得噶爾丹去向實音。報聞
○升河南巡撫李輝祖、為湖廣總督
○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席密圖、為兵部督捕左侍郎。大理寺卿貝和諾、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升鑲藍旗參領馬雲霄、為西安副都統。
○己未。理藩院奏、喀爾喀伊爾登卓禮克圖之子賓圖等、屢請從軍、遷延不赴。誑詐之罪、殊為可惡。應將賓圖等四臺吉、及獨石口外所在三百五十二口、俱交內務府、發辛者庫當差。上免其內務府當差。查下五旗察哈爾丁壯缺少者、編附佐領、著令披甲。
○庚申。諭戶部、朕親征時、聞宣化府牧養三旗駝馬、所需草豆甚急。皆先派龍門、赤城、蔚州、百姓供用。後給價值。恐小民不能如數支領。著該撫委地方賢能官、查明照價估給。務令小民得沾實惠、以副朕撫卹至意。此地百姓、供應軍需、修治道路、勞苦可憫。俟冬間、當免其來年之賦
○辛酉。以理藩院尚書班迪、為鑲黃旗領侍衛內大臣、仍兼管理藩院尚書事。
○癸亥。命將王國昌等運到汛界餘米四千一百石零、除給與運往人員回日口糧外。餘悉賞給王善巴等七旗兵丁。
○命督運都察院左都御史于成龍、通政使司左通政喀拜、留汛界。散給兵丁糧餉。兵都督捕右侍郎李鈵、回京理事。賞兩烏朱穆秦、克西克騰、坐塘人員銀兩有差。
○命送降人厄魯特綽克圖巴圖爾、唐古特寨桑等、一百七十六人、至張家口外、與丹巴哈什哈一同安插。
○廣八旗滿洲、蒙古、漢軍、直隸各省、鄉試解額。滿洲、蒙古、四名。漢軍、二名。順天生員十七名。南北監生十四名。江南、二十名。浙江、湖廣、福建、各十七名。河南、十五名。山西、狹西、各十三名。江西、十八名。山東、廣東、四川、各十四名。廣西、十名。
○升大理寺少卿哈雅爾圖、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升河南布政使李國亮、為河南巡撫。
○以通政使司通政使莫里普、奉差寧夏、不能辦事。命革職。
○甲子。孝懿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諭署理藩院事戶部尚書馬齊、噶爾丹為我大兵擊敗、今已無所往矣。阿南達見在西寧、應令率巴圖爾額爾克濟農之兵、駐劄布隆吉爾等處堵御。如得噶爾丹父子實音、即擒而誅之。可速檄行。
○丁卯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戊辰。升詹事府少詹事努赫、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內閣侍讀學士希福納、為大理寺卿。盛京兵部理事官黃茂、為通政使司通政使。
○調四川提督吳英、為福建陸路提督。升直隸天津總兵官嶽昇龍、為四川提督
○己巳。中元節。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暫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升寧古塔副都統沙納海、為寧古塔將軍。
○禮部議覆、國子監祭孫嶽頒疏言、皇上親統六師、刻期巢□刀滅噶爾丹。請昭告文廟、勒石太學。應如所請、遣大臣一員、詣文廟祭告成功。皇上一切訏謨勝算、允宜纂述大綱、勒石國學。更將碑文摹搨、頒發各省學宮。報聞
○辛未。以翰林院編修楊中訥、為河南鄉試正考官。兵科給事中戴�А⑽�笨脊佟�
○壬申。理藩院奏、副都統阿南達諮稱、奉上□日令阿南達、率巴圖爾額爾克濟農之兵、駐紮額濟內、古喇奈、昆都倫、布隆吉爾等處、偵探噶爾丹父子聲息。但昆都倫、布隆吉爾、兩間相去有千餘里。巴圖爾額爾克濟農兵少。恐難擒噶爾丹。乞面請訓上□日、欽遵而行。得上□日、曏者伯費揚古、阿南達所奏、俱雲噶爾丹、所率不及三十人、逃入林中。故令阿南達、率巴圖爾額爾克濟農兵、以御其往投青海。今竟與原奏不合。阿南達不必來請訓上□日、著即遵前諭速往。
○甲戌。命運翁金所貯米、至大將軍伯費揚古軍前。
○以喀爾喀王納木扎爾長史庫濟根、王盆楚克護衛穆扎哈爾、奉差偵探軍功。授為拖沙喇哈番、賜號達爾漢。
○命徹吳爾揮河留駐科爾沁等十旗蒙古兵、各歸部落。
○升雲南按察使佟世雍、為河南布政使司布政使。
○撫遠大將軍伯費揚古疏報、右衛、西安、寧夏兵、歸時正在乏糧之際。蒙皇上豫先籌畫。特遣御史鍾申保、迎之以米。始得飽餐。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