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甚明。現在太廟配享。此等有功之人。身後子孫緣罪干連。既去其官、誥命敕書、亦並無存。此等皆系太祖太宗皇帝時。輔佐開創功勳大臣。因其子孫自作之罪、及株連之罪、將伊等勞苦功績、所得之官革去、實為不忍。朕知之甚悉。應查明、給與官職。五大臣、及十六員扎爾虎齊內、緣罪革職者。又襲職子孫、緣罪革去者。亦應查明酌議具奏。
○己酉。賜八旗滿洲、蒙古漢軍、年老婦人、白金有差。
○庚戌。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辛亥。都察院左都御史趙申喬、以奉差廣東。平糶倉谷、奏請訓上□日。上曰、朕覽廣東奏銷冊內。現有存倉米石。即以之減價平糶、似屬有益。爾至廣東詳查。如所糶谷石、尚不足用、即速奏聞。朕令動正項錢糧、買米平糶。江西、湖廣二省、不禁商人販米、良有益處。前江浙米貴。朕諭將湖廣、江西、米船放下。江浙米價遂平。廣東督撫、若於正月間、早行奏聞、則海運可及。今風信不順、海運尚難行也。
○壬子。升雲南騰越營副將張友鳳、為四川建昌總兵官。兩廣督標中軍副將張天福、為福建海壇總兵官。
○甲寅。大學士等、以左都御史趙申喬奏農忙之時、京城地方、亦應遵例停訟疏、請上□日。上曰、農忙停訟之言、聽之似乎有理。而細究之、實無裨益。趙申喬總未知事之本源耳。天下之民、非獨農人。商賈涉訟、即廢生理。百工涉訟、即廢手藝。地方官不濫準詞狀、於應準者。準之、即行結案、則不失農時、訟亦少矣。若但四月至七月停訟、而平日濫收民詞、案牘堆積。冬季詞訟、遲至次年五六月而後審理。雖停訟何益。康熙元年間。去明代不遠。明之官員太監、尚有存者。朕聞其君常處深宮、不與臣下相見。而惟與宦<⿱監…皿豆>相處。既不讀書。亦不勤政。所以上下之情、壅蔽不通。民間疾苦、竟罔聞知。朕理天下五十餘年。周知民隱。一切訟事、皆有代告說合之人、暗司其事。地方官於此等人、應嚴加懲治。孔子云、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訟之本、並不在停訟、為大臣者、當先憂後樂。凡事周詳籌畫、實心辦理、乃能利益民生。趙申喬謂農忙之時、應行停訟。倘四月至七月、數月之間、或有光棍詐害良善、則冤向誰訴耶。且自八月以後、正當收穫、並非閒時。果如伊言、亦不應準詞狀。至如南方四月收麥。北方五月收麥。福建、廣東、十一月種麥、二月收穫。五月種稻、十月收穫。四季皆農時也。如此等處、豈終歲停訟乎。趙申喬居官固清。但性多疑。所屬州縣、每疑其貧詐。書雲、用人勿疑。朱子曰、疑人即自疑。今朕所用大臣、朕曷嘗疑之。凡督撫有才者、未必有守。有守者、未必有才。然自恃清廉每事紛更。則民即受其害矣。讀書之人、務先明理。當以克已為要。有過則改、無容掩飾。惟有益於民之事、朕即允行。否則斷乎不行也
○又諭曰、朕生性不嗜殺人、然於差官恤刑之事、不欲舉行。惟恐奸宄之徒、乘此徼倖免罪耳聞趙申喬為巡撫時、好準詞訟。張鵬翮為巡撫時、不肯準詞訟。兩人之性、各有偏向如此。今以場中閱文一事論之。主試之人、衡文取士必當除去偏見、選拔佳文。若以偏見閱文、則人心不服。上科京闈鄉試。雖無交通賄賂之弊、而所中之卷不佳。且有少年稚子、徼倖入彀。即題目應出各種、乃得佳文。今歲京闈鄉試所出七題、皆系理致。士子偶有一二語、合主司意者、遂獲登入。其同考官選文薦閱、又皆揣摩主司之意。場中士子、未能各展其長。而實學之人、多被擯不錄者、職是故也
○諭吏部、川陝總督殷泰、前曾因病、奏請解任調理。朕念殷泰、清潔自持。約束屬下恩威並用。陝省軍民、罔不感戴。朕甚愛惜。令在任調攝、已有諭上□日。今病勢未能即愈。總督印務、雖有巡撫署理。但陝西地方遼闊、最屬緊要。總督員缺、不可久懸。殷泰、著解任。湖廣總督鄂海、屢任陝西、熟諳地方。兵民情性、俱所深悉。且才具頗優。將鄂海、調補川陝總督。
○乙卯。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戊午。以鑲紅旗護軍統領阿爾西、為本旗蒙古都統。升正黃旗滿洲副都統晏布、為鑲紅旗護軍統領。調杭州副都統道福塞、為正黃旗滿洲副都統升護軍參領額亦圖、為正紅旗蒙古副都統。
○己未。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升翰林院侍讀學士周起渭、為詹事府詹事
○庚申。諭禮部、恩詔內、有賞賚各省綠旗兵丁一條。今遣官致祭各省嶽瀆等處。賞兵一事、應即交遣祭之員。其省分無遣祭者、著另遣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