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民》敘述后稷的母親姜嫄禱神求子,踏了神的腳印而懷孕,生下了后稷,不敢養育而把他丟棄。后稷卻歷難而不死:“誕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誕置之平林,會伐平林。誕置之寒冰,鳥覆翼之。鳥乃去矣,后稷呱矣。實覃實訏,厥聲載路。”這段描寫具有強烈的神話色彩。后稷長大後發明了農業,所種的莊稼非常茂盛。他在邰(今陝西武功)成家立業,建立了周民族的基礎。因而後稷就成了周民族的始祖和農業之神。這首帶有神話傳說色彩的詩歌,反映了周民族的歷史觀念和以農業立國的社會特徵。
《公劉》敘述后稷的曾孫公劉率領部族從邰遷徙到豳(今陝西彬縣),在豳開闢土地、建屋定居的歷史。其中寫到:“京師之野,於時處處,於時廬旅,於時言言,於時語語”。十分傳神地描繪了周人在公劉帶領下剛到豳地住下時一派歡歌笑語的情景。和《生民》相比,公劉身上已經沒有了神話色彩,而完全是一個歷史人物。
《綿》敘述了公劉的十世孫、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從豳遷徙到岐下(今陝西岐山)直到文王受命為止的歷史。先寫古公亶父從豳遷徙到岐下,同姜女結婚,在岐下築室定居,從事農業生產,建造宗廟宮室,建立國家,委任官吏,消滅夷人的過程,最後是文王受命。描寫建築場面時,用了許多擬聲詞語,氣氛濃郁,氣勢盛大:“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築之登登,削屢馮馮,百堵皆興,鼛鼓弗勝。”那盛土、倒土、搗土、削土的聲音,把巨大的鼓聲都掩蓋住了。整首詩結構嚴謹,敘事條理分明,描寫生動形象,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以上三首史詩,敘述了周文王以前的周民族歷史,大概是西周初年王朝的史官和樂師根據民間傳說寫成的。此外,《皇矣》從太王、太伯、王季敘述到文王的伐密伐崇,《大明》從文王出生敘述到武王伐紂,記載了周民族的開國曆史,也應當是出於史官和樂師手筆。
除了西周前期的《大雅》中的這些史詩之外,在西周後期的《小雅》中也有一些史詩性的敘事詩,如《出車》記周宣王時南仲征伐玁狁,《常武》寫周宣王親征徐夷,《采芑》、《六月》記周宣王時同蠻荊和玁狁的戰爭等等。如果把這些詩篇有次序地排列起來,那末,西周以前及西周時期的歷史就能夠理出一條比較清晰的線索。
這些詩篇作為周民族的史詩,既用作宗廟祭祀,又是上層貴族對子孫進行家族歷史教育的教材。學習這些詩,可以瞭解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歷史文化,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
西周後期至平王東遷之際,由於西戎侵擾,諸侯兼併,統治秩序遭到破壞,形成社會的劇烈動盪。《大雅》、《小雅》中產生於這一時期的詩,有很多批評政治的作品,應當是出於士大夫之手。這大概就是古籍中所說的“公卿至於列士獻詩”(《國語…周語》)。在這類詩中,有些作者對統治階層內部秩序的混亂和不公正現象提出了批評。如《瞻卬》中說:“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奪之。此宜無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悅之。”《北山》中說:“或燕燕居息,或盡瘁事國;或息偃在床,或不已於行;或不知叫號,或慘慘劬勞;或犧遲偃仰,或王事鞅掌;或湛樂飲酒,或慘慘畏咎;或出入風議,或靡事不為。”從中可以看到當時社會關係正在發生激烈變化,有人升官,有人降職;有人為國事辛苦勞碌而無所得,有人無所事事卻安享尊榮。而詩人則站在公正立場上,希望糾正這種混亂的景象。
更多的政治批評詩,既表達了作者對艱危時局的極端憂慮,對自身所屬的統治集團,甚至最高統治者的強烈不滿,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命運的憂懼。如《十月之交》,《毛詩序》認為是“大夫刺幽王”之作。詩人從天時不正這一當時認為十分嚴重的災異出發,對統治者提出嚴重警告。其中寫道:“燁燁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冢峷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懲!”這裡描繪了一幅大動盪、大禍難即將發生的景象。而令詩人痛苦的是,當時的人竟然都不去阻止,依然醉生夢死、悠閒生活。但同時,作者並不敢自豪無畏地同他所屬的集團公然對抗,而是小心翼翼,對自己的處境充滿恐懼,生怕不能見容於眾人:“黽勉從事,不敢告勞。無罪無辜,讒口囂囂。”這並非單獨的例子。又如《正月》,作者同樣對朝政十分不滿。“今茲之正,胡然厲矣!”但同時他又極其恐懼害怕:“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再如《雨無正》,作者對“戎成不退,飢成不遂”,“周宗既滅,靡所止戾”的危急局面憂心如焚,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