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688—742)字季淩,絳州(今山西新絳)人。今存詩僅六首,均是絕句精品,如《登鸛雀樓》、《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是千古不朽的名篇。
王昌齡(690?—756?)字少伯,京兆萬年(今屬西安市)人。他家境貧寒,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他是盛唐時享有盛譽的一位詩人,和當時著名詩人幾乎都有交遊,孟浩然、李白、岑參、常建等都存有贈他的詩篇。他的詩以邊塞、閨情宮怨和送別三類題材為主,如《出塞》,《從軍行七首》其一、其四、其五,《長信秋詞》、《閨怨》、《芙蓉樓送辛漸》等均是流芳千古的名篇。王昌齡最擅長七絕,與李白同為七絕成就最高的詩人,他名氣很大,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美譽。如《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這首詩被明代詩人王世貞譽為唐人絕句壓卷之作(王世貞《藝苑卮言》)。明人胡應麟《詩藪》雲:“七言絕,如太白、龍標,皆千秋絕技。”王昌齡的七絕不僅在唐詩發展中有重要地位,而且成為後人的範本。
高適(704—765)字達夫,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整個唐代,大詩人中政治才幹最出色、官職也做得最大的就數高適。《舊唐書》說:“有唐以來,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他的詩以古體見長,尤以七古為勝。他的七言歌行氣勢渾雄,意象鮮明,淋漓酣暢,一瀉千里,《燕歌行》是其名作。《別董大二首》其二(千里黃雲白日曛)也是歷代傳誦的名篇。
岑參(715—769)是江陵(今屬湖北)人,三十歲應舉及第,曾兩度出塞。他以寫邊塞詩著稱,是盛唐邊塞詩的殿軍。《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等是他的名篇。他的詩歌想象力豐富,善於以綺麗豪放的筆調描寫異域奇特風光,洋溢著積極樂觀的精神,在盛唐邊塞詩中獨具一格。
李白(701—762)字太白,年輕時仗劍任俠,曾遍遊大江南北,北登泰山,南至杭州等地,與諸多名人相交,詩名遠播,震動朝野。天寶元年秋,唐玄宗下詔徵李白入京,以隆重的禮遇,命李白供奉翰林。因遭宮廷權貴忌恨讒毀,天寶三載春,李白被放還鄉。他離開長安後,結識杜甫、高適等詩人,四處浪遊,寫下了許多優秀的詩篇。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入永王李璘幕府,因受李璘牽連被流放夜郎,不久就遇赦放還。762年,李白病死於當塗。李白的詩歌題材豐富,各體兼備,尤工七絕和七言歌行,是盛唐氣象的典型代表。他追求自由,追求理想,一生不以功名顯,卻以布衣之身而藐視權貴,肆無忌憚地嘲笑以政治權力為中心的等級秩序,批判腐敗的政治現象,以大膽反抗的姿態,發展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義精神。他是唐代寫樂府詩最多的詩人,偏愛七言歌行,如《將進酒》、《行路難》、《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等都是他的名篇。他的《靜夜思》大概是中國古典詩歌中流傳最廣的一首遊子思鄉詩。他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早發白帝城》、《望廬山瀑布》、《贈汪倫》、《登金陵鳳凰臺》等都是流芳萬代的詩篇。李白的詩歌出色地完成了初唐以來詩歌革新的歷史使命,以飄逸豪放的風格、蓬勃浪漫的氣質成為盛唐氣象的傑出代表。作為唐詩的高峰之一,他的詩歌成為後人學習的崇高榜樣。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陽(今屬湖北),出生於河南鞏縣。杜甫生長在奉儒守官並有文學傳統的官僚世家中,祖父杜審言是武后時的著名詩人。他7歲即開始學詩,15歲時就因詩文引起洛陽名士們的重視。家庭給予了杜甫正統的儒家文化修養,追求仕途是他的人生軌道。他年輕時曾漫遊吳越、齊趙等地,二十四歲時赴洛陽考試未及第。三十三歲時與李白相識。三十五歲後,為了做官奔走於權貴門下。安史之亂爆發後,入蜀避亂謀食,被嚴武表薦任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稱“杜工部”)。因蜀中大亂出川東行,五十九歲客死旅舟。杜甫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極大地開拓了詩歌的領域。杜甫一生的理想是“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因而,憂國憂民的情懷和對政治理想的執著始終是其詩歌的主題。他的詩篇廣泛深入地反映了唐代的社會生活,被稱為“詩史”。他的詩各體兼備,形式多種多樣,律詩創作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詩歌語言千錘百煉,“語不驚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他的名篇眾多,如“三吏”“三別”、《兵車行》、《麗人行》、《秋興八首》、《羌村三首》、《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北征》、《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