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聾老太太的遺書
王小墨笨拙地拿出一個空碗來,王根生接過放在聾老太太面前。
然後拿起筷子,從自己的碗裡夾了一個餃子,放進聾老太太面前那空碗裡。
瞬間,好幾個人都明白了王根生想要表達的意思。
王爸也走過來,抬手先拍了拍王根生的肩膀,同樣用筷子夾著水餃,在老太太的碗裡放了一個。
何雨柱、易中海、劉海中……,眾人一個個過來在老太太面前的碗裡,都放上一個水餃,老太太的碗裡很快就滿滿當當。
直到再也放不下去,大家才坐回各自的位置,低著頭把這頓團圓飯吃完。
大年初一,何雨柱起的特別早,或者說是根本就沒有睡。
天剛矇矇亮,他就一聲沒吭,靜靜地把老太太住的耳房收拾好,又把自家的客廳也搜拾了出來,正對門前擺上兩個板凳。
拆下老太太耳房的門板架上,將聾老太太放進了自家堂屋裡,躺在門板上,等待著四合院裡眾人,來送老太太最後一程,風風光光的給老太太發喪。
王根生站在靈前,看著穿著一身新衣,躺在門板上的聾老太太,眼前彷彿一道道幻影片放映。
穿越過來將近10個春秋,從剛來時聾老太太,一開始拿著柺棍抽打自己,到後來一起去賣西瓜。
再到後來,聾老太太領何雨水帶著紅袖箍,在這四合院會議上,給王根生站臺。
這一幕幕彷彿就發生在眼前,可現在那個鮮活的老太太,就躺在跟前的門板上,再也不能說話。
何雨柱再也忍不住跪著,這時已經哭得快沒氣了。
何雨水也跟著哭,哭得讓人心煩。
王媽在旁邊勸導:“雨水呀,你還懷著孕呢,快回小院裡去吧,你在這裡不吉祥。”
連說了兩遍,何雨水才抹著眼淚,一臉哀傷的跟王媽扭頭回了小院。
王根生雖然沒有哭,但他的傷心,不比何雨柱少,只是他不習慣用這種方法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悲傷。
看似這般平靜,卻讓人更加擔心。
易中海走過來,拍拍王根生的肩膀說:
“別忍著這麼辛苦,哭出來吧,哭出來心裡會好過一些。”
王根生依然傲嬌的挺著頭,忍著不讓眼淚掉下來。
“今天是過年,大年初一,我為什麼要哭?這老太太90歲了,放在歷朝歷代,那都是喜喪,走的時候還這麼安詳,我為什麼要哭?”
無奈,易中海只能搖搖頭轉身,也不再勸。
聾老太太是五保戶,她過世,街道辦也是要來人送她一程的。
大年初二,街道辦就有人過來慰問,何雨柱作為未亡人的代表,接受了街道辦領導的挨個慰問,王根生看著他們的虛偽就感覺心累。
直到送聾老太太入土,王根生都沒反過那個勁來,直到晚上,王根生還下意識,到聾老太太住的耳房前喊她去吃晚飯。
可是,同往常一樣過來,抬頭看著空曠,缺少門板的耳房,整個人都愣住了,耳房裡空空蕩蕩的,所有的東西都讓聾老太太帶走了。
包括她常坐的那把,都包漿的椅子,老太太睡的床,還有一個床頭櫃,一個王根生在軋鋼廠,讓人特製的火爐,這些都沒有留,都隨著老太太一起下葬。
王根生抬起手,顫抖地撫摸著耳房的門框,深吸一口氣,用力在自己的臉上拍打了兩下。
終於忍不住眼淚鼻涕,一把把的往下流,臉上還掛著鼻涕泡,痛哭之聲在四合院裡迴盪。
易中海在屋裡聽到這聲音,才長出了一口氣說:“哎,哭吧,哭出來就好啦。”
一大媽也抹著眼角,微微點頭。
院裡三大爺閻不貴,聽著中院裡王根生的哭聲傳來,也長長的嘆息一口氣,知道王根生這終於是發洩了出來。
搖搖頭到門口,將四合院大門關上。
這之後的第二天,王根生家正在吃飯時,何雨柱過來遞給王根生一個紙包,還有一封信,是聾老太太留下的遺書。
老太太口述,讓給她扎針的醫生代筆寫下的。
“大孫子,奶奶要走了。
我知道,我走了以後,你們肯定很傷心。不過也不用為我傷心,我這輩子知足了。
你是個好孩子,根生也是個好孩子。奶奶這麼大年紀了,都四世同堂,看著小娃娃們一個個降生,我都是笑著走的。
我走了以後,家裡的房子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