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猛也知道段煨還需要修養現在只是打趣他罷了。李猛道:“霍進讓我帶兵入京。我想聽聽你的意見。”段煨坐了起來正色道:“主公的根基在瀘州,離開了瀘州猶如魚兒離開了水並不明智。霍進讓你進京名不正言不順。外放的臣子沒有天子詔書是不能進京。霍進在你進京後掌握大權。自有他來護你。可是你是外臣在京城肯定會被其他官員攻訐。還不如在瀘州以待時變。陛下薨了,自然有其他皇子繼位。我們最好不要當那出頭鳥。”李猛又道:“霍進的信使還在等我的回信,如果我不做什麼回應勢必會惡了霍進。”段煨道:“那我們何不來去也不去。”李猛聽著段煨的話有些迷糊道:“去也不去是什麼意思?”張既和諸葛瑜立即明白了段煨的意思。李猛自然看出了張既和諸葛瑜臉色變化。他問張既道:“先生,老段這是何意?”張既回答道:“軍師的意思很明確,我們去還是要去的,只不過我們絕對不會出了瀘州。”段煨點了點頭。李猛道:“拖著?”段煨道:“沒錯。在京城時我就聽說霍進和宦官不和,陛下一死就沒有人能在兩個勢力之間調解,兩方現在在京城一定是斗的旗鼓相當才會拉著外臣加入。我們讓信使回信霍進我們會帶兵進京。至於往京城去的時間則由咱們自己定。我們可以慢慢走。今天三里明天四里。偶爾還要打打土匪山賊。多拖些時日說不定就有結果了到時再做決策。”李猛道:“那就這樣我給信使回信。諸葛先生我軍現在可動用糧草有多少?”諸葛瑜道:“出征一萬可支援一年,出征三萬可支撐九個月。”諸葛瑜還要說。李猛心裡有數後道:“諸葛先生,準備一萬士卒一個月的糧草。起碼我們要把樣子做到位。”諸葛瑜道:“遵命。”李猛和段煨、張既、諸葛瑜商量了一些其他事項就散會。李猛回到刺史府給霍進寫信讓信使帶回去同時表示一定出兵。與此同時宦官集團聯絡的涼州刺史古烈手中有宦官集團讓他入京除賊的信件,上面竟然還蓋著皇帝的玉璽。與霍進讓李猛進京的信件相比古烈進京名正言順。他手裡信件加蓋了玉璽就是皇命。古烈這些年一直在邊疆摸爬滾打四處打點後終於當上了涼州刺史。進京的信件更是將他的野心和慾望再次激發出來。古烈將信件給了身邊的謀士身材消瘦年近四十頭髮半白的吳策。吳策看過後道:“主公,這是好機會啊。我們一定要抓住。我們只要掌握了朝廷我們就可以號令天下。”古烈有著自己的擔憂。“你說的沒有錯,可是京城豪族世家自視甚高又如何能接受我們為我們所用。”吳策道:“眼下之時要做眼下之事。進了京後我們在想如何讓那些豪族世家為我所用。主公,現在可不是猶猶豫豫的時候宦官們能給咱們寫信霍進也可能發了信件給其他刺史。機會錯過了可就沒有了。主公早下決斷吧。”古烈摸了摸自己的鬍鬚思考片刻後右手握成拳敲在扶手上發出清脆的聲音。“叫眾將前來議事。”自有傳令兵去傳喚將領。不多時將領們來到古烈的府上。古烈拿出自己手中的通道:“各位,京城來信,大將軍霍進剛愎自用擾亂朝綱京城百姓苦不堪言,霍進乃國賊也當除之。現在我命令武超、牛福留守,許靜、羅方、張繼、張繡、華武等人即刻點手下騎兵隨我進京。其他將領帶兵早日與我等在京匯合。”眾將領命而去。古烈第二天帶著吳策許靜等人及五千騎兵向著京城而去。一路上古烈等人馬不停蹄,因為有玉璽詔令他們一路暢通只用了十五日便到達了京城地界。大將軍府上霍進對李猛很不滿。“他李猛就算是頭牛也該到京城了,為什麼現在還沒到?”聽著霍進的抱怨跟在霍進身邊的世家官員一個個面面相覷。李猛此時已經到了皖西。自從胡戰回來後他便把李瓊調了回去。胡戰已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了對李猛的忠誠。李猛更開心的是在皖西見到了車尉。車尉向李猛行禮道:“車尉,前來主公身前聽用。”李猛道:“好好好,有了車尉將軍加入我瀘州軍如虎添翼。將軍先在我身邊聽用如何?”車尉道:“謹遵大人令。”車尉見到李猛時起初他是驚訝的。他沒有想到當初和自己並肩作戰的陸副將竟然是瀘州刺史李猛。他現在想來才明白為什麼胡戰要在與自己喝酒時不斷說瀘州刺史的好話還勸自己去投奔。李猛到了皖西,不是帶人打獵就是遊山玩水根本沒有再往前進的意思。他打了噴嚏。“看來霍進已經唸叨自己了。”李猛心裡想。古烈進入京城地界就同宦官們聯絡。當晚宦官們開啟京城城門。古烈帶兵進京。他們第一時間奔著霍進的府上而去。當古烈大軍進入霍進府內後霍進穿著衣衫道:“你們誰的兵馬?不知道此處是大將軍府嗎?”“正因為是大將軍府我們才要來。”話語剛落士卒分開向兩邊古烈的身影出現在霍進的面前。霍進道:“古烈,沒有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