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守軍依然打得相當穩健,打了很久,也沒有清軍可以攻上岸牆。
死屍堆積,岸牆的高度,也變得越來越矮。
經過二十幾天的戰鬥,原本八米多高的岸牆僅剩三米多高,岸牆前面幾乎形成了一個斜坡。
岸牆上防守的優勢也在一點點失去。
而就在此時,突然!
一群身披朝鮮青壯外衣、混在朝鮮青壯隊伍中的精銳滿族八旗精兵,奮力衝了過來。
這些人一邊衝鋒,一邊向岸牆上的守軍扔出手中的小斧頭。
如圖所示:
……
(附錄:清軍用的小斧頭。)
……
無數的小斧頭飛旋著砸向岸牆上的守軍,將守軍打了一個猝不及防。
清軍的小斧頭扔得又狠又準!
有不少東江軍將士被劈死劈傷。牆頭的防守出現一個短暫的空檔。
趁著這個空檔,清軍快速衝到岸牆下,前面的屈身蹲下,後面的人飛身上前,在前面的人的肩上踏上一腳,便飛身上了岸牆。
衝上岸牆的清軍個個兇悍異常。
他們是豪格手下最精銳的一支軍隊……白甲兵!
這些人都是從小不幹活專門練武,並且經過多輪比賽挑選出的勇士,其體格強壯可以與猛獸搏鬥,身經百戰,戰鬥經驗非常豐富。
都是專為戰爭而培養起來的職業戰士。
不論是單兵作戰還是配合作戰,明軍都不是他們的對手!
這一次,他們藏在朝鮮青壯之中,猝然發動衝上了牆頭。在他們衝上城頭之後,守軍就被他們打得連連後退,而此時,副總兵韋何也帶著親兵衝了過來。
由於雙方將士糾纏在一起,東江軍將士也不敢隨便開槍。並且,就算開了第一槍,也來不及第二次填裝。於是,雙方在岸牆之上展開了一場殘酷的白刃戰。
槍槍入肉,刀刀見血。
雙方都打得非常勇猛,非常頑強。
但是,總的來說,白甲兵的戰鬥技能仍是略勝一籌,東江軍的死傷非常慘重,很多人倒在了血泊之中。
眼看岸牆就要失守!
而就在此時。
剛好在不遠處的王昊帶著熊少平和五百親衛趕了過來。王昊的這五百親衛也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百戰精兵,人人武藝高強。而且,還人人配有一把燧發短槍。
先用燧發短槍射殺白甲兵。
再用帶刺刀的燧髮長槍與白甲兵廝殺。而且,這帶刺刀的燧髮長槍也是裝了彈藥的,抽冷子扣動扳機便可將白甲兵擊殺。
打完彈藥後,再與白甲兵硬拼,也絲毫不落下風。
王昊本人也加入戰團。
一手持刀狂砍,一手拿著手槍點殺,連殺二十餘人,無人能擋……無人能擋住……手槍射出的子彈。
如此一來,建奴白甲軍又落了下風,被迫退下岸牆想要逃跑。不過,王昊卻不想就這樣放過他們,也趁機帶著韋何的數千守軍衝下岸牆,在冰面上發起一輪反攻。
這支白甲軍軍的人數不多,只有不到800人,其它全是些朝鮮青壯和普通八旗兵。
這個時候,對建奴來說,壞事就壞在那些朝鮮青壯。
那些朝鮮青壯見到白甲兵敗了,本就想著後退,現在又見東江軍發起反攻,登時就崩潰了。
其它清軍和督戰隊員見勢不妙,也趕緊亡命奔逃。
兵敗如山倒。
清軍在潰敗的朝鮮青壯的裹挾下亡命奔逃,混亂之中,被踩死或被朝鮮青壯下暗手砍死者不計其數。
東江軍銜尾追殺兩裡多路。
將許多來不及逃走的清軍分割包圍,全部殺死!
王昊帶著東江軍追殺兩裡而回,殺敵約兩千餘人,其中殺死八旗兵大約一千多人。
東江軍自身傷亡也達三百多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