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7章 發展的困境

王昊的一番忽悠,讓宋應星等人盡皆折服。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當大家都意識到王昊是他們的同道中人時,他們跟隨王昊的想法也就會因此而變得更加堅定。

這些古代的工匠們學工藝,絕大多數人的目標都不是為了做官,而是為了掙錢養家。但是,能做到匠師級別的,除了掙錢養家之外,還得加上自己的愛好,所以,這些匠師們基本上都是技術狂。

然後,當這些技術狂們發現王昊的水平遠高於他們時,他們就全都成了王昊的鐵桿粉絲。

這不。

首先拜倒在地的是年屆57歲的小老頭宋應星,口稱“師尊”,行的是拜師禮。

然後,拜倒在地的是宋應星的徒弟,口稱“師祖”。

再然後,拜倒在地的是宋應星的徒弟的徒弟,口稱“師老祖”,簡稱“老祖”。

王胖子的江湖地位蹭蹭蹭地往上飆升。

……

“大家快快請起。”

王昊上前將眾人一一扶起,然後說道:

“正所謂‘術業有專工,聞道有先後’。大家都是各有的長處,很多你們掌握的技術,對本督來說也是一竅不通。

因此,咱們在一起互相交流即可,今後不必對本督以師禮相待。

爾等都是這個民族的技術精英,能來皮島‘天工院’,本督非常高興。本督相信,有你們在皮島,皮島將成為科技的殿堂。華夏民族中興崛起的夢想,將從這裡啟航!”

這一番話,又是別開生面。

完全不同於那些明朝官員的講話。

讓大家感覺不到一點點虛頭巴腦的官腔,讓所有人感到無比的親切,併為之而熱血沸騰。

眾人又是一番客氣之後,王昊下令大擺宴席,為這些新來的匠師們擺酒接風。

席間,王昊又問起宋應星在工匠界的朋友。宋應星欣然答應寫信給他那些朋友,介紹他們來“天工院”就學或任教。

還是那句話:人以群分,物以類聚。

宋應星在工匠界輩份極高,人脈極廣,若是隻論名望,還在王徵之上,堪稱是明末工匠界的領袖。

有了宋應星的介紹,大量的優秀匠師開始源源不斷的來到皮島之上。他們有的在“天工院”擔任教師,有的在“天工院”就學。而更多得人則是一邊執教一邊學習。

因為,在天工院。

有他們學不完的知識!

而皮島,也因此而成為了這個時代……學術的淵擻。

……

第二天起床之後,王昊又帶著王徵和宋應星等人,來到了第四代蒸汽機的試驗區。

蒸汽機的發展。

對王昊來說是重中之重,所以王昊特別關心。

此前據王徵彙報,現在已經有350多條海滄船安裝了第二代和第三代蒸汽機。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蒸汽機被應用於錘打、鍛壓、鑽孔、拋光、研磨、切削等方面。

在用機器代替手工勞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不過,這些應用,都還只侷限在皮島上的工廠和作坊裡,就目前來說,蒸汽機的技術,依舊處於嚴格保密階段。

雖然,外界已經知道了北方軍有“嘟嘟船”。

甚至有些人已經判斷出“嘟嘟船”跟蒸汽有關。但是,沒有王昊這樣的“大師”指導,給他們幾十年也未必能製造出可以投入實用的蒸汽機。

……

按王昊的計劃,蒸汽機的廣泛應用,將會是在統一中原之後。到了那時候,天工院和東江大學的第一屆學生也畢業了。

有了這些掌握了部分後世科技理論的學生,王昊治下的科技必然迎來“井噴”式的發展。

到了那時候,咱們已經遙遙領先。

就再也不必擔心技術外溢,而被別人在後面追趕了。

……

在談到這個第四代蒸汽機時,王徵對王昊道:

“咱們一共製造了6臺這種蒸汽機,只有三臺透過了試車檢測。留了一臺在這裡做分析實驗,另有兩臺已經安裝到了載員達250多人的廣船之上。

那兩艘安裝了第四代蒸汽機的廣船,原來的船速只有6節左右,現在,在單獨使用蒸汽機驅功的情況下,其船速達到了13節。”

(備註在王徵的這番話中,談到了“節”這個單位。這個單位也是王昊規定的,即:一節=1海里/小時=1.852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