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老婆婆態度依舊和藹,穆清彥又問:“婆婆之前說的綵衣局,也是廟裡仙姑開辦的營生?”
老婆婆點頭,語氣頗為讚揚:“是啊,她能幹著呢,嫁給餘家老三,外人都叫她餘三娘子。
她孃家窮,兄弟姊妹又多,當年能選上仙姑,還是偷跑來的,她家裡想讓她在家幹活兒帶弟妹,年紀到了要一筆彩禮就嫁出去。真要那樣,家裡能給說什麼好人家啊?她不甘心,就想給自己謀個出路,恰好遇上廟裡選仙姑。這是盛事,誰家姑娘選上了,說出去臉上都有光彩。
三娘子就選上了,又怕家裡阻攔,就求了村裡長輩。他們村裡長輩出面,她家才沒糾纏,否則她便是透過選拔,家裡不同意,也進不了。廟裡不收錢,但也不給錢,有人覺得女兒有人養又學了東西,是佔便宜,可也有人覺得女兒白去享福,出來後也是嫁給別人家,自然不願意。
當年三娘子出了廟門,好幾家求娶,不乏縣城裡的富貴之家。後來她嫁了餘家。餘家不是求娶人家裡最富裕的,但家裡和睦,上面兩個兄長都娶了親,餘家老三最小,又沒負擔。只一點,餘家老三身子弱,容易生病。餘家為這個,才想娶個能幹媳婦,好照料兒子。三娘子想得開,若樣樣都好的人家,也不會挑她啊。如今他們日子好過著呢,餘老三脾氣溫和,會疼人,家裡又讓三娘子做主,借了銀錢盤個鋪子,在這飛仙鎮上做起買賣,又有一雙兒女,別提多讓人羨慕。
提起來,三娘子家的姑娘年初時送到女學裡唸書去了。三娘子疼女兒,將來也要送女兒去仙女廟,想要提前教女兒認字,以後去了廟裡不至於太辛苦。”
“鎮上有女學?”穆清彥沒聽說。
“有呢。一開始只是家學,唐家有,婁家也有,不論男孩兒女孩兒都去唸書。一開始只是家裡孩子,後來也收親戚家的,孩子多了矛盾多,便把男女分開。本來是兩家子各辦各的,可難免生齷齪,於是兩家協商,把家學放在一處。這學裡雖收外人,但規矩也多,一來要交得起錢,二來得有舉薦人,三娘子都符合,所以才能送孩子去讀。”
“她家小姑娘多大了?”
“應該有六七歲了吧,她家大小子得有八九歲,跟小姑娘隔了兩三年。”老婆婆略略思索,翻出了記憶。
穆清彥快速推算了一番,若照孩子的歲數算,三娘子很可能認識孫玉竹。
辭別老婆婆,兩人下山。
綵衣局的招牌很顯眼,且有數位女客進出,生意興隆。
兩人找個茶攤喝茶,隨便問兩句,就把三娘子的事情問出來了。這回主要是問了其嫁人前的事,不是什麼秘密,尤其是三娘子做起了生意,大大小小的事沒少被人打聽。也因著三娘子能幹,使得仙姑們更受歡迎。
三娘子本姓孫,家裡有長兄長姐,又有弟妹,當地山多地少,他們家人口多,耕著兩三畝山地,出產稀薄,日子自然清苦。
三娘子是十四歲進入仙女廟,今年是三十一歲。
若不出意外,仙女廟通常每五年選拔一次。那麼逆推一下,三娘子跟孫玉竹是同一批進去的,因大兩歲,所以比孫玉竹早出來。也就是孫玉竹死的前一年,三娘子已經出來嫁人了。
再者,又聽人說三娘子在仙女廟改過名字。原本在家時叫孫二丫,廟裡教她們認字後,會建議她們起個學名兒,於是三娘子給自己起名叫做佩蘭。孫佩蘭,再想到孫玉竹,就像姐妹兩個的名字。
兩人本就是同一批,是同姓,又起了相似的名字,很大可能關係親密。
那麼,指不定能從孫佩蘭口中得知些什麼。
兩人剛要往綵衣局走,從裡面猛地衝出一個小身子,炮彈似的朝外衝,後面還跟著個女人的呼喝。聽著周遭人笑語,才知跑出來的是三娘子的兒子,追出來的婦人就是三娘子。
三娘子體態略顯豐腴,圓臉龐,白白淨淨,面容只是尋常,但膚色白,又愛笑,看上去令人舒服,是個討喜的模樣。她是開彩衣局的,一身衣裳料子自是不差,衣領袖口裙襬都有刺繡,卻及不上她束在腰間的腰帶做工精緻。
腰帶是深綠,用淺綠的絲線繡了滿工紋飾,仔細一看,正是‘繁花似錦’。儘管離開了仙女廟,不好再用金色腰封,畢竟本朝已經不流行腰封,所以她才改做腰帶,又換了別的底布,從這個紋飾,看得出三娘子還是懷念仙女廟中的生活。
退親
綵衣局的客人以女子為主,猛地的見到兩個年輕男子進來,三娘子愣了一下,趕忙熱情招呼。
“二位公子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