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頁

功完成了入水實驗。

光是前期動用的專家團隊,新型技術就有一百多項,如今一朝實驗成功,‘龍宮號’這三個字不僅響徹科研界,還引得國內外媒體都一起湧向蕭山爭著進行了報道。

而最先到達當地的央廣電視臺用無人機實拍了部分海域上空的入水鏡頭,並將其送回了首都電視臺進行了轉播。

一時間,杭州港“龍宮號”的正式面世的訊息傳遍全國,《首都日報》,《新京報》,《軍事週刊》的記者紛紛用頭版頭條對此次事件進行了採訪。

這些採訪陸續傳遍首都天津廣州,堪稱舉國慶祝的一件大好事,相對於航天事業,我國航海事業這些年的蓬勃發展獲得如此驕人成績自然是引人注意的。

主流報刊媒體們不僅將這艘軍事輪船的前身和各種經歷寫了出來,還無意中透過駐紮在此地的帶到了這其中幕後的一些研發細節。

就在此時,一個年輕,陌生,或者說放在這幫大多上了歲數的科研人員名單當中都有些扎眼的名字赫然也跟著出現了其中。

梁聲。

清華大學08級應用數學系在讀,杭州港‘龍宮計劃’傑出技術貢獻者之一。

可一個滿打滿算,今年夏天才畢業的本科學生?竟意外且幸運地參與到了這樣一個國家大工程之中,他到底是何方人士?又是怎麼做到的?

這無數充斥著在心頭的疑問引起了社會各界包括權威學術界的好奇,也是這時候,梁聲作為一名年輕的清華學子竟幸運參與這項國家工程的事蹟在新聞媒體的傳播下傳開。

關於他之前在舟山實習時候意外被海軍部用一場考試破格錄取的事蹟,關於他在‘龍宮號’入水實驗中參與的一百多次大型測算,以及過往的各種競賽經歷和家庭狀況也被人找出。

這時才有人發現這位三年來看似在學校謙遜樸實,低調無比的普通學子,竟是國內著名實業家,輕工頁巨頭某梁姓創始人的親弟弟,而這一切,同樣也震驚了對此事曾經也一度不知曉此事的清華校園。

“梁聲……是梁飛龍的弟弟?他們倆,是,是是親兄弟……可梁聲他怎,怎麼會是他弟弟呢?他親哥要是梁飛龍?!他怎麼可能說之前那三年……之後又一個人跑到舟山去……我去,那他這也太牛逼了吧!”

這些把滿園子裡和這位實業家一代,正宗高富帥一個食堂打過飯,一個澡堂衝過澡的同學們都給活生生嚇死了的感言,顯然也反映了大多數曾經在清華與他有過接觸的老師同學的心聲。

這樣一個曾經所有人都以為的寒門子弟,竟然真的最終依靠自己的實力和優秀證明了先天條件並不足以改變一切,這不得不讓人撇去他身上原本的一切發自內心地感到傾佩。

而就在這個節骨眼,春節放假前清華園的第一次公開開題答辯會準時到來,那個所有人口中已經熱議了快大半個月的風雲人物——梁聲也是在所有人的共同關注下如期回到了學校。

他回學校的那天是坐學校的大巴風塵僕僕就回來的。

走的時候他帶了一個暖水瓶,一個行李袋和兩件衣服,這一次從舟山大老遠回學校,那個原本就歸屬於3099宿舍全體的暖瓶不僅被原封不動地帶回,其餘的連多餘的衣服行李好像都沒多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