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倆毅然離開。
這天賈氏開宗祠,賈瑚的庶長子賈英被記在賈瑚嫡妻小張氏名下,以後賈英就是賈瑚和小張氏的嫡長子。同時賈瑚之妾趙氏名下的長子賈英的名字也被劃掉,以後賈英也不再是姜宛茵的兒子。
被記得小張氏名下之後,明面賈英和庶母姜宛茵也保持著距離,對小張氏也更加孝順。
小張氏也投桃報李,讓大房的孩子稱呼姜宛茵為二孃,不用再稱呼其趙姨娘。
時間匆匆過去,榮國府的日子隨有爭鬥,但總的來說還是安穩的。
賈寶玉最終娶了薜寶釵。
老太太賈史氏過了八十壽辰後不久終於老死了。
在老太太死後賈政這二房終於搬出了榮國府,賈赦也讓人換了一直被賈史氏攔著不讓換的榮國府的牌匾,終於是將榮侯府的牌匾給掛上了。
姜宛茵看著兒子長大成親。
賈英雖長得像賈瑚但卻隨了賈赦好武,文舉取得了舉人功名之後,悄悄瞞著府裡去考了武舉,成了個狀元。
在賈英成娶生了孫子之後,已經年過六十的賈赦終於上摺子讓賈瑚襲了榮侯府的爵位。
原要賈瑚該降等襲爵的,姜宛茵可不想自己的兒子連世子的名稱都得不到,所以便將牛痘之事告訴了賈瑚。
賈瑚憑著牛痘之功原爵襲了侯爵位。
賈瑚襲爵之後,上折了請封賈英為世子,姜宛茵也是如願以償了。
賈瑚襲爵之後,賈璉和賈琮就搬出了侯府。
原本張氏是不願意的,畢竟都是她兒子,她自然是想讓兒子都在跟前的。
此時張氏心思就有點跟當年賈史氏不讓賈政搬出榮國府一樣,都不想讓兒子離開。
不過這事最後賈赦拍板決定了,讓賈璉和賈琮都搬出侯府。
當然賈璉和賈琮也是願意的,尤其是璉二奶奶琮三奶奶,她們可是老早就盼著自己當家做主了。
賈瑚也擔心張氏寂寞,原要想讓小張氏將小女兒賈芙送到榮慶堂,可惜小張氏不願意。
畢竟之前兩個女兒已經養在張氏身邊了,她想留小女兒在身邊。
最後賈瑚和姜宛茵商量,讓其他三個孩子經常去榮慶堂孝順張氏,當然也讓賈英媳婦帶兒子過去。張氏看到小曾孫,也就忘了小張氏生的小孫女了。
姜宛茵看著兒女成家出嫁,看著孫兒孫女長大,看著時間一點點的過去,看著自己和賈瑚慢慢變老。
賈赦和張氏先後走了,年紀比他們小的小張氏也走在兩人前頭。
小張氏年輕生孩子傷了身子,到底是影響了壽命,比他倆年紀卻走在他倆前頭。
說起小張氏姜宛茵也感慨。
小張氏雖性格軟弱些可於她而言卻是個好主母,除了一開始立規矩之外並沒有特別刁難過她,尤其是在她兒子記到小張氏名下之後,她們彼此之間有了默契,為了不讓兒子為難遇事都退讓一步。
小張氏走後,姜宛茵還難過了許久。賈瑚也難過,他與小張氏之間雖說沒有愛情,可到底是有親情在,親人去了,他也難過。
看著姜宛茵那原本烏黑的髮髻已生華髮,賈瑚似乎突然想起姜宛茵年紀比他大,似乎也怕姜宛茵像小張氏那樣先他一步離開,留下他一個人。
一大把年紀的賈瑚突然變得像小時候一樣,粘著姜宛茵。
還不到六十的年紀就告老讓賈英襲了爵位,自己回府養老整天粘著姜宛茵。
賈瑚這一生有名分的女人也就只有小張氏和姜宛茵,也只有小張氏和姜宛茵有生養兒女,至於那些個通房丫鬟來來去去,都沒有生養,早就都放出府去了。
姜宛茵雖已生華髮,但身體還硬朗,她已經習慣在後宅安逸的生活。可是賈瑚一輩子忙碌,突然閒下來卻不習慣,整個人都沒什麼精神,姜宛茵也怕賈瑚悶出病來。
小張氏走了,不僅賈瑚怕姜宛茵走在他前頭留下他一個人,姜宛茵同樣也怕賈瑚會走在前頭留下她一個人。
她和賈瑚在一起已經快六十年了,她習慣了,賈瑚已經成了她不能割捨的一部份,姜宛茵實在不能接受賈瑚離開只留下她自己孤單。
擔心賈瑚總這麼悶著悶壞了身體,姜宛茵也靜極思動,扯著賈瑚商議。
“穆源,你記得年輕時我與你說過想出去走走的事嗎?”
“年輕時?”賈瑚從書中抬頭看姜宛茵,看著她的華髮想起已經遙遠的記憶。
“記得。年輕時你總說將來自由了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