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6頁

“當日九、十、十一、十二四位皇子闖宮奪位事敗之後, 四位皇子手中勢力被老聖人夷除殆盡, 除了甄家之外, 幾位皇子的母族妻族皆被抄家。”

“不過老聖人到底是人老心軟了, 幾位皇子的母族妻族雖被抄家, 也只不過是將參與謀逆的成年男丁砍頭, 餘下不論男女老少皆被驅逐出京, 甚至都沒有判流放, 只是將他們全都攆回祖籍,但下旨令其他三世不少入京, 五代不得參與科舉。”

“說到底比起十多年義忠王案老聖人是仁慈了許多。不過即使如此, 那日之後京中亦有無數官員被抄家,京中同樣血流成河。”

“兩人奪嫡謀逆案相隔不過十餘年, 卻叫京中百姓見過了兩回血流成河。”

“九皇子和十二皇子的妻族被抄家, 投靠他們的官員不是被抄家滅族, 就是罷官驅攆。”

唯有甄家,唯有甄家絲毫未動。

老聖人始終是顧念著奉聖夫人。

“可就是甄家, 甄家才是甄太妃母子最大的支援,最強的後盾,甄家一日不倒,野心勃勃的甄太妃母子就覺得能有東山在起的機會。”

自放甄太妃母子出來之後,甄太妃母子便讓甄家為其拉攏各方勢力。甄家拿捏著鹽引很快就為甄太妃母子籠絡了無數銀財和官員權力。

至於伏擊挾持過親兄長被傷殘廢的忠寧郡王則是被甄太妃和忠平郡王給拋棄了。

而被忠寧郡王給削臉毀容了的忠康親王徹底恨上了忠寧郡王。忠康親王此人低調但卻是最刻薄寡恩,手段陰狠毒辣之人。忠寧郡王毀了忠康親王的霸業,忠康親王豈能饒了他。

“忠康親王報復忠寧郡王, 徒淵只是冷眼旁觀,絕不插手。”

實在是比桀驁不馴目中無人的忠寧郡王來忠康親王要識識務得多,忠康親王知道自己沒有登頂的機會之後就跟徒淵投了誠。這也是徒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原因。

當然姜宛茵也投桃報李,讓忠康親王的生母吳德妃晉封了貴太妃。

正是因為如此忠康親王才甘心為徒淵所用。

有忠康親王相助,光桿司令的徒淵在朝政上順利了不少,也慢慢將政權收攏。

除了忠康親王之外,被老聖人撥了牙的忠安郡王和忠和郡王也暗中向徒淵投誠。兩人之前的勢力全都被老聖人夷盡,可兩人因忠平郡王而事敗,兩人恨上了忠平郡王,正千方百計的想著報仇。

可惜因為老聖人護著甄家,便得同樣被夷了勢力的忠平郡王很快收攏了權力,兩人想報復忠平親王不易,所以無奈之下投誠了徒淵。

雖然徒淵已經慢慢開始收攏朝廷政權,但大部分的政權還在老聖人手中,老聖人似乎依舊沒有放權的意思,甚至老聖人隱隱有抬舉忠平郡王與徒淵相鬥的意思。

老聖人抬舉忠平郡王,徒淵心裡自然不瞞,可是他權力不如老聖人,只能忍著。有時候實在忍不住了,也只能到慈寧宮姜宛茵這發洩一通。

看著砸了一地的瓷器,看著受打擊頹廢的兒子姜宛茵是又心疼又擔心。老聖人抬舉忠平郡王和徒淵鬥,姜宛茵心裡了著急。可是這朝堂政權爭鬥她一竅不通,也只能乾著急。

“母后,你說父皇這是什麼意思?若是不滿意兒子,當初為何要傳位給兒子……”

徒淵悲吼,姜宛茵聞言立即站起來了怒斥他。

“閉嘴。你給本宮閉嘴。”

“你這說的都是說什麼話?你這是在怪你父皇嗎?”

姜宛茵怒瞪著徒淵。

就這會姜宛茵突然想到紅樓中最後甄家事變被抄家砍頭流放之事。

姜宛茵瞪著徒淵斥責他。

“你父皇一片苦心都是為了你,你豈能怪他,怨他。你這是不孝。”

“母后……”

徒淵被姜宛茵突然的怒氣給震懵了。

“都是本宮的錯。都是本宮往日太護著你,沒讓你經歷什麼大風大浪,竟讓你成了現在這般經不起事的樣子。”

“這都是本宮的錯。”

姜宛茵懊悔不已。

姜宛茵不由想到清朝的雍正帝和乾隆帝,若是她兒子如雍正帝那般經過九龍奪嫡是不是也能像雍正帝一樣冷靜自持,足智多謀,穩如泰山,臨危不亂。

她兒子被她護得太好了,她現在就怕兒子成了還珠中的腦殘乾隆,更怕兒子會留下罵名,會成了大景朝的罪人。

姜宛茵心裡悔啊,怨自己沒將兒子教好。

見姜宛茵一臉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