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爺。”
等林煜三人用完膳離開後,路上林煜和甄老爺分開了,繞路從後門又進了酒樓,被守在後門內的人接到酒樓的另一間雅間。
“學生見過王爺。”
“免禮。”
“謝王爺。”
“本王聽說你要見本王?”
“是學生讓人傳的話,學生這有一物想獻給王爺。”
林煜將冊子取出奉上,那王爺接過翻看了一下,神情嚴肅的盯著林煜。
“這是林如海的意思還是你自己的意思?”
“獻上此物乃是家慈之意,亦是學生之意。”
“爾等獻上此物,何欲所求。”王爺盯著林煜,林煜額上已經冒汗,卻依舊強迫自己鎮定。
“家慈與學生的確有所求。”
“說。”
聽到有所求,王爺心裡就鬆了。
“家嚴一向是最忠君不二之人,對聖人忠心耿耿。家慈與學生只求未來聖人隆恩保家嚴性命,保住林家。”
“就如此?”
“學生唯此一求。”
“爾所求,本王應了。”
“謝王爺。”
林煜忙跪下磕頭。
林煜回府從下人那知道甄老爺父子倆在前院正堂便去找甄老爺父子倆。
“煜兒你回來啦, 快過來了。”
“甄老爺看到林煜高興的招手叫他過去, 林煜見甄老爺高興的模樣也好奇。”
“有什麼喜事, 舅舅您這麼高興?”
“你爹來信了。”
“甄老爺揚著手中的信, 他身旁安兒正在認真看信。”
“我爹來信了!”
林煜登時眼睛一亮,大步走過去接過甄老爺手中的信迫不及待地拆開看,一目十行的快速瀏覽了一遍。
“舅舅, 我爹在信中說我娘生了,就在臘月初九, 我娘給我生個弟/弟, 母子平安。”
林煜高興不已。
“他娘熬了十多年,終於名正言順的回到林家, 還給他生了個弟/弟。以後孃親在林家也算是立穩腳跟了。林煜對這晚來十多年的弟/弟已經打心裡喜歡了。”
“其實在林如海和姜宛茵成親後不久, 姜宛茵就懷上孩子後,林煜就曾想過;若是一開始嫁給也爹和是他娘,他或許能有更多的弟/弟妹/妹, 林家也會子嗣昌盛。”
“當然, 這也只是他自個想想罷了, 他自己心裡也清楚,十幾年前根本不可能。”
“大哥, 那也是我弟/弟。”
自有妹/妹之後就一直盼著能再有弟/弟的安兒也表示那是弟/弟。
“是是是, 我弟/弟也是你弟/弟, 咱們是一家人。”
“過了生辰,孃親交代的事已經辦妥了,掛心的事總算是能放下了;又得知孃親給他生了個弟/弟這讓人高興的事之後, 林煜更加堅毅讀書的心,在府裡繼續閉門讀書。”
當然林煜並不知,他在酒樓所見的那位王爺康親王因為他獻上的冊子正在與幕僚商議。
“王爺,您說會不會是林如海借他兒子的手……”
“不會。林如海那人本王倒是知道,雖是能臣但為人有些愚忠,聖人對他有知遇之恩,他在巡鹽御史位置上硬是替聖人守了十餘年,可見是忠義之人;所以這絕對不可能是林如海的主意。”
林如海不可能背叛聖人。
“那依王爺之見,此乃真是林如海的夫人所為?”幾個幕僚仍有懷疑,但康親王卻很肯定。
“不錯,應該是林夫人的意思。”
“不可能吧。這林夫人一個內宅婦人罷了,她又如何得到這些;而且據屬下所知,這林夫人嫁入林家還未足一年吧。”
幾位幕僚深表懷疑,但康親王卻十分確信。
“有道是人不可貌相,說的便是像這位林夫人這般的人。這位林夫人可不是一般的女子。林如海倒是好福氣。”
康親王感慨了一句,幾位幕僚不知內情,一頭霧水。
林如海守著江南的錢袋子,他繼續繼室之早就上摺子稟明聖人,為了免聖人疑心,林如海早就將姜宛茵的身世詳細稟報了聖人,並且稟明瞭自己中了賈敏的藥不可能再有子嗣之事,聖人憐他又因為他是心腹重臣體恤他,所以就允許林如海續娶。
也正是因為得聖人允許林如海才敢上門與姜宛茵訂下親事。當然這些姜宛茵並不知道。
姜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