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熬了粥呢,我和當家半夜起來殺雞熬了粥,原本讓想國公爺和夫人吃些熱乎的再走,誰想沒趕上……”
百姓們你一句我一句說著自己準備送給姜宛茵夫妻的東西,又怨自己沒趕上。
柳鴻飛聽百姓們的話,怕百姓們會圍住自己,趁著百姓們還沒回過神來趕緊策馬離開。
回京這一路,姜宛茵等人並不著急著趕路,一路慢行看風景品美食,用了兩個月時間才到京城。
穆彥青被封國公之後新皇賜下了國公府,到京後姜宛茵帶著四個孩子進城直接回國公府,穆彥青則留在驛館等聖人召見才能進京。
這是朝廷律法規定,外任官員不論文武進京都得在驛館等聖人召見或是吏部公文才能進京。聖人召見的自然是官職品級高的官員,至於小官員自然是有吏部公文就行。
穆彥青功因功封爵,是現在大景朝最年輕的國公,雖然他已經年過五旬了。穆彥青戰功赫赫,就是聖人也不會無怠慢他;所以在姜宛茵等人回府後不久,穆彥青也得聖人召見進宮了。
穆彥青離開肅城時手中的兵權已經交出了一部份,此次進宮之後穆彥青也很識趣的主動交了兵權。
不過新皇才登基一年,太上皇還在,新皇的那一群弟弟們也都不安分,特別是太上皇的寵妃甄貴太妃的兩個兒子下可沒少給新皇找麻煩。
因為姜宛茵知道四皇子康親王是最後的勝利者,所以穆彥青雖沒有明著投了還是康親王時的新皇,但暗中也給了康親王不少幫助,可以說是穆家也算是新皇的人,所以新皇並沒有收繳穆彥青的兵權,依舊讓他掌權以視信重。
這一世因為姜宛茵的關係,支援新皇的官員增加了不少,特別是武官。
因為姜宛茵柳將軍沒有戰死沙場,在理國公老國公夫妻倆去世之後,理國公府分了家,柳將軍搬到自己的將軍府住。柳將軍也因為姜宛茵的關係暗中投了康親王。
還有楊將軍,也是康親王的人。
楊將軍和宛蓉夫妻倆回京後,姜尚昀見到宛蓉認出是他姐姐。姐弟倆相認之後,因為姜尚昀是康親王的人,所以楊將軍也因為宛蓉的關係和姜宛茵及柳將軍的原因暗中投了康親王。
如今柳將軍和楊將軍還有穆彥青都是新皇的人,也正是因此柳將軍一家和楊將軍一家才得以在新皇登基後保全全家。
柳將軍的大哥在襲爵之後就是因為戰錯了隊,雖沒被抄家,但也被降爵最後只留一個三等將軍,還不如柳將軍。
說到姜宛蓉和姜尚昀姐弟倆,姜宛茵沒想以她與兩人還真是有血緣關係。
宛蓉與姜尚昀提起姜宛茵與她面容相似,姜尚昀在新皇登基之後暗中調查才知道,姜宛茵的生母和姜宛蓉姜尚昀的生母還是親姐妹,姜宛茵的生母芳兒是年幼時被人拐賣流落到陳家的。
最後繞來繞去,姜宛茵姓姜還真是隨了母姓。
也因為這一層關係,姜宛茵和姜宛蓉姐弟更加親近。
還有就是薛家,原本姜宛茵沒想拉攏薛家,哪想王家因為甄貴妃的關係對薛家步步相逼,薛家求到姜宛茵那。只是姜宛茵在西北,薛家在江南,這遠水救不了近火,姜宛茵最終給薛家指了條路讓他們投了康親王。
康親王暗中保了薛家,而薛家也在新皇登基後地位水漲船高,隱有江南第一皇商的威。薛衍也因為姜宛茵給解了毒調理了身子,這一世他與王秀瑤竟有三子一女皆是嫡出四個孩子。
終是沒像書中那樣落得家財散盡,家破人亡的下場。
薛家也算是因姜宛茵而得了福了。
說來穆彥青也是因為被姜宛茵救了才沒死的。原本穆彥青應該在死姜宛蓉第一次救他的時候。正因為他死了,柳將軍被調往肅城接替了他,後來柳將軍也戰死。楊將軍因為沒有了穆彥青的扶持最終到死都是隻是個小將軍。
說來這一世這些人都是因為姜宛茵的存在才改變了原本的命運,只是姜宛茵自己開始並不知道。直到穆彥青被朝廷封為定國公時,姜宛茵才想起前幾世好像沒有定國公這一號人物,才猜測可能。
這一世康親王要財有薛家,有兵權的穆柳楊三家,康親王這一世的奪嫡之路比書中要順利得多。
只可惜,甄貴太妃母子是重要配角,是打不死的小強,奪嫡失敗之後母子三人依舊靠著太上皇對母子三人的眷寵屹立不倒,在前朝後宮興風作浪,攪風攪雨。
新皇召見穆彥青的第二天,皇后也召見了姜宛茵。
姜宛茵是獨自進宮的拜見皇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