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3頁

其實四爺會拿德妃的出身來說事,更多是因為德妃的所做所為讓四爺心寒了。去年弘暉在宮中重病之事四爺一直在調查,終於讓四爺查到了些眉目,而查到的卻牽扯到德妃,所以四爺更加心寒。

方才驟然聽德妃貶低姜宛茵貶低他,四爺惱怒一時失了冷靜才拿德妃身世說事。

“李氏如此對待兒臣的子嗣,實在是不堪為人母,兒臣已經將李氏所出的三個孩子交予福晉和府中妾室撫養。李氏所做所為實在不配為兒臣側福晉,所以兒臣此次才沒有為她請封。”

“李氏竟如此不堪!”

聽李氏怠慢親子,康熙也惱怒了。

康熙又想到四爺後院的女人除了嫡福晉是孝懿皇后定下的,其他的妾室皆是德妃所賜,康熙對德妃心生不滿。

康熙這人典型的雙重標準,他自己可以偏心,可以對兒子區別對待,但他也不允許自己的妃子區別對待自己的兒子。當然德妃這是個例外,所以才說德妃在康熙心裡不一般,德妃是寵妃。

不過這些年德妃在康熙的分量也在不斷變化,或許是德妃老了,又或許是康熙清醒心思變了。

總之隨著德妃在康熙心裡的分量變輕了,康熙也越來越多地看德妃的缺點,對德妃的不滿也越來越多。

直是到底是寵了幾十年的妃子,在康熙心裡到底是不一樣的。

雖然康熙對德妃不滿,但到底是不再說起德妃。

四爺想到姜宛茵的身世,趁機順勢將姜宛茵的身世向康熙稟報。

“皇阿瑪,關於姜氏的身世,兒臣還有事要稟報。姜氏她其實也是官宦人家之女,姜氏年幼時與家人失散先是被人賣入牙行,然後牙人將她賣入榮國府……姜氏隨身帶著一塊金鎖,兒臣依那金鎖的線索查得姜氏是十七年前走失了女兒步軍校姜賦姜大人之女……二十七年,姜大人被調往盛京任佐領;四十年姜大人任盛京協領。”

“姜氏還未與姜大人大相認,若是姜氏與姜大人相認,姜氏便就是官宦之女姜佳氏。姜佳氏乃是滿洲鑲黃旗,姜佳氏一族也算是名門望族。以姜氏的身份給兒臣當側福晉是綽綽有餘的。”

四爺將姜宛茵的身世稟報於康熙,不過他沒說姜宛茵被拐之事,只說是姜宛茵與親人失散後被賣。

沒想到其中竟還有如此之事,康熙聞言驚訝。

“你說姜氏是姜賦之女?”

姜賦被調往盛京任重職,可見康熙對其的任重。姜賦曾丟失女兒之事康熙也曾有耳聞,卻沒想到姜賦曾丟失的女兒如今陰差陽錯成了他兒子的妾室。

“是的,皇阿瑪。”

“姜氏曾記得一些年幼之事……她將金鎖給兒臣求兒臣幫她找親人。兒臣也是查了多年前不久才查到姜大人是姜氏之父,兒臣擅自做主已經派人通知了姜大人,姜佳夫人巴雅拉氏已經在從盛京回京的途中了,想來不日就會到京了。到時姜氏是不是姜大人之女,經姜佳夫人確認便可知真假。”

四爺為了保兩個小兒子,可是做了不少準備,包括為姜宛茵找親人。

姜賦得康熙重用,是康熙心腹重臣,康熙也不能寒了老臣的心。

知道姜宛茵的身世康熙沉思許久。

“為姜氏請封之事先不急,且等姜佳夫人見過姜氏之再說吧。”

姜氏若真是姜賦之女姜佳氏,這側福晉之位她的確當得。

“是,兒臣遵旨。”

雖然康熙沒有立即應允,但康熙所言便是有考慮之心,那就是有餘地,四爺心裡鬆了口氣。

這事情也算是頗為順利,心裡稍松四爺又想起一事。

“皇阿瑪……”

“你還有什麼事?”

“皇阿瑪,兒子方才失了冷靜說了些失了分寸的話,額娘那,求皇阿瑪莫要讓額娘知道,若是氣著額孃兒臣會心有不安的。”

“現在知道說話失了分寸了。”

康熙瞪了四爺一眼。

“老四啊,不管德妃如何,她都是你生母,於你有生身之恩;即便她有所偏頗,你也要體諒她。”

“兒子記下了,兒子謝皇阿瑪教誨。”

四爺告退之後,康熙想到什麼搖了搖頭。

那日四爺和梁九功一起從宮裡回來了,給姜宛茵帶回了康熙的賞賜, 梁九功還特地到沁梅院看過雙胞胎阿哥後才回宮。

當日四爺和康熙在乾清宮說的話, 姜宛茵並不知情。

四爺給姜宛茵請封之事除了四爺和康熙之外也就四福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