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邊來買的人多半也就是幾個幾個的買,不趕時間的農村人都願意早點來這裡蹲著慢慢的賣。
除了這條橫向的街道,另外一條則是豎街,稱為老街,聽說是大鍋飯以前很多人開店做生意的街道。
李曉冬他們要去的公社就是在老街北邊兒盡頭,那邊挨著的除了車站以外還有鎮小學,目前李家鎮還沒有設定初中,只有走二十多里的路到另一個比較大的鎮上才有初中高中。
這會兒初中高中還是一個學校裡,都是兩年制,也就是一共學四年就是把中學讀完了。
祁雲他們水月村到鎮上的藉口就是豎街南邊兒挨著一個水庫的那個方向。
橫街這邊因著以前就是趕集的地方,故而被本地人叫做“農貿市場”。
祁雲兩人在農貿市場轉了一圈,見都是些苞米大豆綠豆蔬菜雞蛋之類的,這些東西要是有需要的,還不如就在村裡買,不僅能得個便宜些的價錢,還能讓錢不流到外人兜裡去。
因此兩人並沒有買什麼,轉而又去了老街那邊。
因著現在不允許自己開店做生意,所以老街這邊木板鑲嵌的門市都是半閉狀態,只開了兩三塊木板子寬的門讓裡面住著的人進出。
雖然也有那私底下在家裡幫人做衣裳鞋子被褥之類的,也有偷偷賣糧食肉類的,可那都是隻跟知根知底的人做生意的,像是祁雲他們這樣的陌生人根本就不知道。
路過一家信華書店的時候祁雲跟周國安進去看了看,最顯眼的地方擺的就是各種裝訂版的紅寶書,另外就是些字典之類的。
轉了兩圈,祁雲最後就在角落裡找了些過期的雜誌之類的,報紙幾乎沒有。
原本祁雲還想著買過期的報紙瞭解京城那邊的動態,結果倒是失算了,也是,這麼個小鎮哪有多少人會訂報紙呢。
既然沒人訂報紙,又從哪裡來的舊報紙?
“老闆,我想要訂報紙的話在你這裡行不行?”
這兩年ZZ方面已經放得比較寬鬆了,再加上蜀地這邊是南方,不像北方現在去買個東西還要對暗號似的背紅書。
祁雲祖父下鄉的時候是去的東北,後來也感慨過羨慕南邊下鄉知青,所以祁雲對這些還算是稍微有些瞭解,剛才又同樣的客人進來書店跟老闆搭話並沒有對口號,這才學了之前那個人的法子直接跟老闆。
周國安剛才進店的時候就已經緊張得話都不敢說了,在那裡費勁的翻腦袋裡那點內容,就怕對不上暗號要被抓去蹲大牢,哪裡注意上一個客人是啥時候來啥時候走的。
這會兒見祁雲居然直接跟老闆搭話不對口號,嚇得臉都白了,抖著手在祁雲背後偷偷拽祁雲衣襬,一面還梗著脖子想要幫祁雲補救。
可週國安就這臭毛病,越緊張腦袋裡就越打結,急得腦門都出汗了也沒想出一句紅話來。
老闆是個二十來歲的年輕男人,剛才祁雲他們進來的時候一直在埋頭看書,這會兒聽見祁雲問話,這才從書裡抬了頭。
因為年紀不大,加上現在上頭也沒有硬性要求,年輕老闆也沒覺得祁雲這麼直接問不合規矩,只有點奇怪的瞅了周國安一眼,不明白這位小兄弟怎麼看起來緊張得很?
難不成是怕他宰人故意抬高價格?這可是屬於國家的書店,這可就看扁了他們這些本地人了。
老闆抬了抬鼻樑上的眼鏡,然後拉開身前的抽屜拿出個本子來,“放心吧小兄弟,這裡的價格都是規定好了的,全國通價,不會欺生故意給你們喊高價。”
先安慰了周國安,然後老闆才捏著筆問祁雲,“訂報紙可以,不過要先交錢,不然我們從城裡拿了回來沒人買,過了期就只能當廢紙賣了。”
又問祁雲要訂什麼報紙,祁雲就訂了份人民日報,關注中央那邊的ZZ動態。
“訂一個月的還是半年的?一個月的話無論大月小月,收一塊二,能便宜三毛錢,要是訂半年的就收六塊六,一年十一塊五塊。”
算下來當然是訂一年的更划算,可十一塊多也是嚇人的價格,便是周國安都嚇了一跳,很是心疼的瞅祁雲,“要不然咱們倆一起湊錢訂吧,反正我也能看。”
雖然知道祁雲家裡有兩個工人,這回下鄉估計也帶了些錢,可他們是要在鄉下過不知道多少年的。
周國安原本不怎麼關心國家時事,可若是祁雲想要訂報紙,那乾脆跟他一起湊錢訂,兩人還可以分攤。
祁雲也知道兄弟的好意,不過訂報紙的事是他決定的,當然不能拉周國安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