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雲浩此時也處於呆滯之中。
老師採納了他的建議,但為何他心裡有一種說不出情緒。
是他的主意……
因著他,淮安下游,將會有無數田地被淹……
突然感覺肩膀一緊,顧雲浩抬首看去,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張無比嚴肅的面龐。
“老師……”
不知為何,看著這個面龐,顧雲浩的眼中有些恍惚。
“你的建議是此時最應當做的事,並沒有什麼錯。”
江程雲的聲音很是堅決,卻也帶著幾分傷感:“現下,你且與我一起計算計算,咱們瀉洪需多少時辰之後,寧陽府方可開閘瀉洪。”
言罷,江程雲看了他一眼,便轉過身子,邁步走向了一側的書案。
“是!”
顧雲浩亦是立直了身子,應了一聲,跟了上去。
“後日一早,隨為師去一趟淮江河堤,親眼看著挖堤瀉洪。”
“好。”
第63章 第63章:去你媽的老天爺
淮江東南一側; 百姓兩日之內全部撤離,皆數先行安置在各縣的流民安置棚內。
因著朝廷下令賑災的旨意尚未下達,因而在讓董睿發令至各縣撤離百姓之時,江程雲亦是隨後便安排人員開始往各縣冒雨運送糧食。
雖然現在朝廷下令賑災的旨意還沒到,但好在他先前從各大世家望族哪裡取得了不少糧食,還是可以先維持幾天。
在安排了這些事情之後,顧雲浩與江程雲師徒兩人; 又細細推敲一番,決定與寧陽府間隔瀉洪,慢慢消耗域內的洪水。
每待淮安瀉洪六個時辰之後,寧陽府便開閘四個時辰; 隨後寧陽府閉閘; 待淮安再度瀉洪之後,方才再次開閘。
思量周全之後,江程雲便手書一信; 讓差役送去了寧陽府衙。
這裡便又與顧雲浩商議了一番; 提出治水四策,並呈報于越省巡撫鄧仕文。
其一便是最根本的加築河堤;其二圍山建湖,分流洪水;其三疏通河道,遷徙百姓; 以淮安東南低窪為渠,開始瀉洪;第四便是寧陽淮安兩府開始定期分段瀉洪; 錯開洪峰。
雖然有呈文報於巡撫衙門; 但江程雲心裡清楚; 此事巡撫鄧仕文並不會過問,即便他知曉此乃當下唯一的選擇。
官場之上,明哲保身的人和事,他還見得少麼?
只是對於此事,江程雲有絕對的把握,巡撫衙門會假作不知,任由他行事。
淮安水患,於鄧仕文而言,實則是一件進退維谷的難事。
畢竟若是保守起見,僅一味加固河堤、疏通河道的話,淮安一帶勢必會遭水禍,一則難逃朝廷追究,二則也有損鄧仕文這位巡撫大人的政績。
但若是直接取納他治水之策,那麼便是容易惹火上身,畢竟此法牽連甚廣,雖然能避水禍,但也極為容易授人以柄,鄧仕文為官多年,怎會願意擔此干係。
現在自己直接如此行事,既不用巡撫衙門承擔此事後果,又能解淮安水患之危,對於鄧仕文而言,哪裡還會多加阻攔,只怕不僅會假裝不聞不知,還會長鬆一口氣吧。
雖然心裡知曉鄧仕文的打算,但江程雲卻也奈何不得,畢竟淮安有那麼多百姓田地在水患的危局之中,他必須如此行事。
有了江程雲的命令,淮安六縣行事還算迅速,一共只用了兩日,便將淮江東南一面低窪處的百姓全部撤離。
而朝廷下令賑災的旨意總算是下來了,不僅是江程雲,就連顧雲浩也跟著鬆了口氣。
畢竟先前老師籌措的糧食已經分發各縣,若是賑災的旨意還不下來,那麼遷徙的流民和百姓,就真的要開始餓肚子了。
接到旨意之後,賑災糧之事總算是解決了,江程雲即刻下令各縣開倉賑災。
七月十八日,各縣均已回報撤離安置了百姓,而淮江上的水位也已經到了極致,眼看著就要漫過堤壩,府城的百姓也開始慌亂起來,好似大水即將衝過堤壩,向府城而來一般。
看著天上降雨仍是不斷,江程雲終於咬牙下令,挖開東南角的堤壩,開始瀉洪。
瀉洪這日,淮江的堤壩之上,聚集了密密麻麻的百姓。
所有久居淮安的百姓都知道,此堤壩一開,淮安下游田裡的莊稼,必然是保不住的,因而大部分的百姓,都是一臉的凝重。
然而並沒有人注意到,在堤壩南側的小山包上,早已有兩個披蓑戴笠的身影,自開始掘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