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氣了,他爹和大哥被一個宮人耍得團團轉,如今還讓她坐到了上皇妃子的位置,這事兒簡直是他們李家的最大汙點。然而,比起這些和已經解決掉的先太子餘黨,他更關心前隋是否還留下餘孽。
炫耀功績的時候來了,“聖上將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微臣來做,微臣不敢耽擱,當晚就帶人快馬加鞭前往華州。到當地與聖上派去的斥候接頭,他說在此地監視兩年,發現總有兩撥人去找漢王。
第一撥人已經確定跟先太子有關並已經向聖上彙報,第二撥他觀察許久覺得對方雖看起來只有個衣裳鋪子,但是每次第一撥人離開後漢王都會找他們做衣裳,這個事情有點兒不太對勁。由於聖上讓謹慎調查,故此他們潛入鋪子一次沒發現任何線索後便沒敢再去,關於這個事情斥候也說跟您彙報過。
微臣聽斥候的彙報覺得既然已經要收拾漢王的勢力那麼也不用像往常一樣害怕打草驚蛇,故此將那個衣裳鋪子也封了仔細檢查,結果在其院內假山發現一個暗道,而那暗道則是通往一處隱秘的山谷。在那山谷中,微臣發現有人在訓練精兵和暗衛。
由於人數較多,微臣帶過去計程車兵不夠將這些人一次擊殺,好在微臣身上有聖上給的就地調兵的聖旨,故此我從渭河秘密調兵才趕在他們得信前全部殲滅。留了領頭人為活口,如今已經帶回來看管在城外大營中,方才微臣進門時交給您的信件就是孫妃和漢王與他們聯絡的證據。”
李世民聞言開啟侯君集交給他的盒子,發現裡面都是信件和漢王的隨身之物。昨日他就琢磨漢王是否還有什麼後手,現在想想前隋餘孽就是他的後手了。示意屋內三人都過來,他們一齊開啟信件尋找關於孫妃真正身份的線索。
侯君集本想說他已經檢視過,但是想想萬一再被聖上找出旁的線索此次功勞便要打折扣,故此他也跟著開始再次檢視信件。
候哥這兩年過得正經不容易,兄弟們都去突厥那撈軍功的時候他被留在長安,好容易在倭國忍者事件中立功最後又因文官們說他脾氣不好不夠穩妥而沒能出使倭國。
這不幾月前終於得到一次立功的大好機會,並且順利剿滅兩撥餘孽完全沒白折騰,可不能讓到手的功勞打折扣甚至溜走。侯君集光走神琢磨自己那點兒小算計了,完全沒仔細看手中信件。
李承乾見他如此,悄悄將他手中的信件拿過來,待看到信上的一句話眼睛一亮,又用手指著那句話在李世民沒注意的時候悄悄把新塞回侯君集手中。雖然不知道這幾句話內有什麼資訊,但是領略到李承乾意思的侯君集還是直接唸了出來。
“你們報上的那件事我已經考慮清楚,雖其兄謀逆之際他並不知曉,然而其到底是罪人血脈。將他的首級拿給那位,想來那位也許會改變心意離開那吃齋唸佛之地,無論如何讓那位給我們一個聽話的小主子。”
這麼沒頭沒腦的一句話中卻蘊含很多資訊,這個他是誰,誰的兄弟謀反讓前隋的人恨之入骨?那人與這個他有什麼關係,誰在吃齋唸佛並且能給他們一個小主子?
活著的,擁有前隋皇族血脈能延續大隋皇族血脈的人,除了宮內的楊妃還有竇建德兵敗後回到長安遁入空門的南陽公主,她的夫君是宇文士及,而那個被恨之入骨的謀反者則是宇文化及。
至於為什麼不與楊妃聯絡,對於前隋人來說帶有李唐血脈的李恪並不算自己人。
李世民想通後狂拍侯君集肩膀,“行啊,朕說你為人莽撞後果真有長進,你還知道人家夫妻的事兒呢?”
見侯君集眨巴眼蒙圈,大兒子翻白眼瞪他,李世民也瞪了他一眼,“好好想想,竇建德兵敗後誰回長安來了?”
侯君集一拍腦門,“微臣通道不信佛,故此才沒想到南陽公主的事情。”
李泰有點兒傻眼,雖然他聽完也沒立刻想起南陽公主的事情,但是他敢保證這與信佛還是通道全無關係,侯將軍簡直太腦坑了。
這封信是孫妃與山谷負責人直接聯絡,說明漢王並不知道很多事情,也說明宮內有前隋的人。不知那些人是否就在被關押的宮人中,總之他們的身份應該接觸不到出上皇外的核心人物,不然早就直接下毒或者刺殺了。
李世民是一個疑心很重的人,現在雖然還沒弄清楚孫妃的具體身份,但是已經可以知道她是前隋的人。那麼她所說的忠心於先太子應該是假話,那瘋想來也是裝瘋賣傻,其目的不外乎是為了讓他們查不到前隋的那些人。
至於為何不順勢認下漢王是先太子的孩子,主要漢王也不過是一枚棋子罷了,與其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