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郎君,咱們到倭國了,柴將軍讓我叫你過去。”
李晉江意猶未盡地看了看倭國人犯,遺憾地說道:“到地方了,以後有機會咱們再講完這個故事。”
終於解脫了!!!
原本倭國人還很害怕回到國內,自從李晉江開始講故事,他們成日盼望早點歸國。一開始還好,都是些帶著小哀傷的愛情故事,到前日他居然開始講這些個血腥的東西,問題在於倭國鬧饑荒的時候只會比他講的更慘,今日的故事勾起很多刻意被遺忘的記憶。
第232章 出使倭國(二)
三艘船抵達倭國渡口,當地百姓從未見過這樣的大船,趕緊去通知城主。
城主得信急急趕來,見唐人在往下運物品,以為大唐國主這麼快就遣人回訪呢,這要是由自己把訊息送回去得受多大讚揚。還沒等他樂呵,發現唐兵押解著一隊囚犯從船上下來,那些人正是三個多月前剛送走的使臣們,大喜大悲下弄得城主差點沒跪地上。
趙德言嚴肅臉看著城主,他旁邊是殺氣騰騰的柴紹。見城主嚇得愣在當場,犬上三田耜覺得他比戴鐐銬的自己還丟人。得到趙德言示意,他趕緊小跑過去簡明說出他們在大唐遇到的事情,而後毫不避諱地說道:“我們都是冤枉的,大唐使團此次前來是為討說法,你趕緊著人回京將事情說一說,看看能否查出是誰在其中做手腳。”
聽說事情還不是最壞的情況,城主反應過來後連忙小跑回去寫信,完全忘記該招待遠來的客人。見狀,機靈的藥師惠日蹭到趙德言身旁說道:“我認得路,不若先由我帶路,咱們入城歇息一日如何?”
他們在船上晃悠了將近一個月時間,現在腳踩在陸地上都站不穩,是該好好休息一晚再趕路。趙德言點點頭表示同意,而後裝麼著問道:“既然已經到倭國境內,若你們國君准許,不如解下鐐銬如何?”
“不用不用,我們沒有提前發現隱藏在它處的忍者也算有過,可不敢解開鐐銬。您就幫幫忙吧,再這樣押解我們到平安京可好?”
瞧瞧咱多了不起,得讓人求著咱虐他們。
趙德言好似很無奈的樣子,他想了想勉強說道:“哎,若不是聖上怕你們在路上自裁,我們唐人在沒有絕對證據的情況下怎麼能將你們似犯人一樣押解呢。既然你這麼說了,想來還是怕自己忍不住自裁,那我就再幫幫你們吧。”
聽他這麼說,戴著鐐銬的倭國人都快嘔死了,內心真是有苦說不出。若別人不瞭解情況也就算了,他們不相信趙德言這個領隊的也不知道王縣公對他們做了什麼。
想到那晚王珏即興發揮模仿他們的筆跡和語氣寫出的話,什麼舒明天皇就因為沒本事才被推舉上來,什麼蘇我入鹿跟她妹妹關係不甚明瞭,不支援妹妹的兒子也是為了將妹妹從宮裡帶出來,弄得這些個倭國人幾個月來常常夜半驚醒,但凡不想家族滅亡的都不敢在唐人沒達到目的前自殺。
好在王縣公說他只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找到行刺的真正主使者,一個是讓倭國賠黃金給他們。若能讓她達到目的,王縣公承諾永遠不去模仿他們的字跡做什麼事情。雖然聞名大唐的王縣公與他們想象的名仕完全不同,但是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他們也只能期望王珏是個說話算話的人。
至於為啥還要求戴著鐐銬,就是為了在主子面前演戲嘛。瞧瞧,我們九死一生到達大唐了,還沒等去完成任務呢,就被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人擺了一道。我們也是無辜,看在大家沒少受苦的份兒上,能不能別太遷怒。
城主顫抖著雙手將事情詳細寫出,趕緊找信得過的手下快馬去送信。而後,終於想起被他忽略的大唐使團,等他找到人的時候被告知大家都已經休息。
次日,在城主的極力挽留下大家依然決定出發趕路,唐人想著可沒空留在這兒被你招待,奈何城主不瞭解情況啊。目送使團離開,城主有點兒小忐忑,往常高句麗的使臣過來若招待不周他們都會去平安京告狀,自己昨日那麼忽略唐人,希望他們不要跟高句麗人一樣……
自到了倭國境地,那些倭國人不知是終於找到底氣還是豁出去了,竟不似在路上時一直乞求著讓他們幫忙說好話,反而興致勃勃給大唐使團沿路介紹起他們國家來。若倭國人知道自己的變相討好完全沒被對方領略到,不知道會不會因為文化差異造成的溝通不良去撞牆。
一路上,每每到達一個地區,犬上三田耜都會感嘆著說道:“我們還是差大唐良多啊,此次本是想學習大唐的築造技術,可惜竟出了這樣的事情……”
藥師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