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4部分

,這邊也可以說他是明知故問,想要欺騙他人罷了。

而如今,朱宣圻是鎮定非常,很是沉得住氣。顯然,他是想要先聽聽張凡這邊到底知道些什麼,然後再做打算。總而言之,朱宣圻,絕對不是一個好對付的對手。

不過,這對於張凡來說,也是個好訊息。沒見面的時候,或許張凡對於朱宣圻本人並沒有太多的想法,之所以覺得他很難對付,完全就是因為他的身份是王爺,身份地位擺在那裡,而且還有巨大的財富和權力,並且手下的謀士將相眾多,能夠為他出謀劃策。但是對於朱宣圻本人,張凡並沒有抱有太多的擔心。甚至於,從之前的事情來看,朱宣圻也是一個衝動好強的人,這種人不會有多難對付的。

可是如今這一次這麼一見面,張凡的想法就改變了。朱宣圻,絕對不是一個好對付的人,沉穩的很,哪怕是對於急於知道的事情,他也能夠沉得住氣。說的正面些,這的確是一個成功人士所應該具備的素質。但是說的反面些,對方的優勢,就變成了張凡的劣勢了。朱宣圻讓張凡覺得,非常非常地難對付。

而且,這才只不過是初次交鋒罷了,但是,別說是對方的深淺了,張凡甚至於一點點東西都沒有看出來。

不過,這邊張凡這麼想著,那邊的朱宣圻,實際上心中又何嘗不是這麼一種想法呢。實際上,在上半年,他的兒子在京城。不過那完全就是一件巧合了。之後因為王府中有些事情,他便是寫了書信,讓兒子回來。但是誰曾想得到,這麼一封根本就沒有任何企圖的信件,反而是成了朝廷將他視為行刺朱翊鈞的最讓人懷疑的物件。

而之後的事情,也正是如同之前所說的那般。他蜀王,作為如今大明治下,最為有權勢的藩王,在京城中怎麼可能會不安排眼線呢。雖然還稱不上京城中的任何事前都能知道,但是一些在大多數人當中傳遞的訊息,他還是能夠馬上知道的。當然,所謂的馬上,也已經是七八天之後的事情了。但是在這個時代,七八天的時間就從四川知道京城裡面發生的事情,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總之,在他得知朱翊鈞居然被人行刺了這件事情之後,就立刻去信,讓他在京城的眼線仔細地打探這件事情,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線索。而隨著朝廷當中的訊息一個一個地傳出來,朱宣圻所知道的事情,也是越來越對自己不利了。

當時的朱宣圻,那是何等地憤怒。他雖然也有那麼一份野心,但是他也明白,如今天下即便是有人作亂,但是大局穩固,想要靠著什麼動亂坐上皇位的話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如果說萬一皇家的人當真是招惹到了什麼人來行刺朱翊鈞,而且成功了的話,他蜀王說不定當真是能夠抓到一個機會了。但是最後得到的訊息卻是,朱翊鈞根本就沒什麼事情。

而最後傳過來的訊息是,雖然沒有確定,但是這一次的行刺事件,幾乎條條線索全都是指向他朱宣圻的。他立刻就緊張起來了。

沒錯,在如今的大明朝,他這個蜀王是最為有勢力的。但是,正是因為如此,朝廷也從來就沒有放鬆過對他的監視。隆慶那會還好,雖然也有,但是並沒有很緊。而等到朱載垕駕崩了之後,李太后當政,一切都不一樣了。

李太后當政之後,原本也是沒有注意到他的。但是誰叫他當時有些熱昏了頭,居然找了幾個人,上了那麼一份“家書”。結果,不但沒有給他帶來任何的好處,還讓他被李太后盯上了。可以說,這件事情他當真是相當後悔的。

而從那之後,朝廷也開始了對他的監視。而且,監視還不是什麼錦衣衛或者東廠這種暗地裡行事的組織,幾乎就。都是那些放在明處的人。這種架勢,讓他有些喘不過氣的感覺。

也拖了這個緣故,他不能發展任何勢力。作為王爺的作威作福自然是沒有問題,但是如果說做些皇帝對於藩王非常忌諱的事情的話,哪怕是沒有做,只不過是有一些動向。那麼蜀王府都會接連好幾天地來人,還帶來不少李太后的問候。當然,問候當真就是問候了,問問你最近過的怎麼樣,身子怎麼樣,家裡怎麼樣。但是,這種事情,背後到底在暗示著什麼,想來人人都能明白的。

所以,當他知道了之後,第一件事情並非惶恐,而是深思。他雖然有的時候做事非常衝動,但是他並非一個愚蠢之徒。這件事情一出來,他就想到了一點。朝廷傳出來這個訊息,到底是為了什麼。很顯然這背後完全就是李太后在授意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對付他朱宣圻了。

如今再去思考到底是什麼人行刺了朱翊鈞已經毫無意義了。朱宣圻當務之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