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曹操的有點,雖然他很自負,但冷靜下來還是聽得進建議的。因為自負,他不能容忍劉琮這個矛頭小子在背後偷襲他,搶走了漢天子不說,還拐走了他想賜死的荀彧。這簡直是對他曹操的侮辱。這種做法無疑想其他諸侯證明,這華夏,劉琮已經可以與他分庭抗禮。
所以曹操捨棄了孫權,火速調集兵馬準備圍剿劉琮。孰料出師一來屢次不順。曹操當然知道司馬懿之才。也相信他是因為沒有勝算而拒絕做先鋒。但曹操扔不死心。接著對司馬說道:“仲達,你先前說天時、地利、人和,我方都不佔優,願聞其詳!”
“主公,您熟讀兵書,又何故要考懿?”司馬懿也有點鬱悶,你曹操不是大軍事家麼?這天時、地利、人和還要我解釋給你聽?
誰知道曹操不死心,繼續追問道:“但說無妨!”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今我軍遠離許昌,而劉琮在新野以逸待勞,糧草充裕,士氣高漲。我軍此時定要避其鋒芒。而久拖則更加對我軍不利……況如今漢天子已經入荊州,若劉琮以宗室身份號召天下諸侯和百姓起來對抗主公,主公將會更加被動……
司馬懿引用孫子兵法將敵我雙方的利益說得很透徹。
要興兵作戰,需做的物資準備有,輕車千輛,重車千輛,全副武裝計程車兵十萬,並向千里之外運送糧食。那麼前後方的軍內外開支,招待使節、策士的用度,用於武器維修的膠漆等材料費用,保養戰車、甲冑的支出等,每天要消耗千金。按照這樣的標準準備之後,十萬大軍才可出發上戰場。
因此,軍隊作戰就要求速勝,如果拖的很久則軍隊必然疲憊,挫失銳氣。一旦攻城,則兵力將耗盡,長期在外作戰還必然導致國家財用不足。如果軍隊因久戰疲憊不堪,銳氣受挫,軍事實力耗盡,國內物資枯竭,其他諸侯必定趁火打劫。這樣,即使足智多謀之士也無良策來挽救危亡了。
所以,在實際作戰中,只聽說將領缺少高招難以速勝,卻沒有見過指揮高明巧於持久作戰的。戰爭曠日持久而有利於國家的事,從來沒有過。所以,不能詳盡地瞭解用兵的害處,就不能全面地瞭解用兵的益處。
這樣的道理,司馬懿能夠明白,曹操豈會不明白。
但他身處高位,考慮的問題就不是司馬懿這樣簡單的一場勝負。聽完司馬懿的分析,曹操微微皺了皺眉頭。無疑司馬懿分析的確實有道理。但此時撤軍是萬萬不能的,這不僅是面子的問題。他曹操已經貴為魏公,漢天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如果聽任劉琮劫走天子而不聞不問,肯定會被天下人恥笑,也會讓軍中將士覺得窩囊。所以這場仗無論輸贏,劉琮已經挑起,就牽著曹操必定要應戰!
第332章 徐晃出戰
“仲達,你是不是有點劉琮了。要說到天時地利,或許我軍遠離許昌,略微比不上劉琮以逸待勞。但我軍能征慣戰。又有許多驍勇的將士。當初在官渡,袁本初都不能奈何我軍,何況他一個年僅三十的劉琮。”曹操雖然心裡明白,但仍舊心有不甘。
“主公難道忘記幾年前的樊城大戰?”
“那場會戰,是瘟疫打敗了我軍,而並非劉琮!”
“可主公別忘了,如今也是隆冬。而丕公子的失敗比起夏侯將軍來可是要慘重得多!”
“但仲達領兵遠勝子孝啊?”四年前的那場大敗,曹操豈能忘記,而夏侯惇的五千虎豹騎本是去追趕逃竄的劉備的,結果卻被劉琮包了餃子。隨後曹仁領兵不吸取教訓……曹操認為司馬懿的統帥能力應該強過曹仁。但他忘記了劉琮也早已不是四年前的劉琮。
他利用這四年時間,穩定的荊南,還奪取了益州!曹操本想寬慰下司馬懿,讓其領兵前往湖陽。司馬懿沉默一會之後問曹操:“主公堅持要攻擊新野麼?”
“當然!”
“那懿懇請主公先赦免懿的罪過!”
“你何罪之有?”曹操還以為司馬懿是要向自己承認錯誤,當初作為曹丕的軍師卻沒能阻止曹丕的冒進,以至於慘敗而歸。結果司馬懿一開口,曹操又鬱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