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防護上,我也努力將它做到了最佳:其車體和炮塔正面都是厚達15毫米、與水平線呈30度夾角的傾斜裝甲,而側後部位則是8毫米的垂直防護。根據我們在試驗場上所進行的測試,60度傾斜的15毫米裝甲不僅能在0距離上完全免疫我們的重機槍火力,就連37毫米火炮的炮彈也有很大機率能夠彈開!雖然它在更大口徑火炮面前仍舊難以倖免,但這也仍舊是一個極為令人振奮的成果了!”說到這裡,奧利弗的話語帶上了一絲難以抑制的興奮之意;他轉過頭來,用滿是折服的讚歎的語氣對清英說道,“殿下,您提出的這個傾斜裝甲防禦模式,對於直射炮彈有著令人驚歎的防禦力;在試驗中,這塊傾斜裝甲將100米外射來的超過一半的37毫米炮彈都給彈開了!”
聽到奧利弗話語中滿是驚歎的語氣,清英忍不住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神情。作為前世長期在論壇中潛水的bb黨徒,他對於傾斜裝甲已經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
在後世,只要是對軍事和物理稍有涉獵的普通愛好者,都會知道傾斜裝甲在面對直射炮彈的時候,會擁有比同等厚度的垂直裝甲更優秀的防護。然而傾斜裝甲究竟能等效為自身厚度多少倍的防護,卻是少有人能有一個相對正確的結論。
本著簡單就是正義的考慮,白毛子著名科幻小說作者serb在他開發的那款坦克遊戲中便採取了最簡單粗暴的演算法:餘弦等效。透過一個簡單的初中數學模型,銼刀大師將厚度和傾斜角以一種生硬的方式拼湊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套獨屬於他的“科幻式物理定律”。然而實際上,傾斜裝甲所帶來的防護增強效果根本就不是簡單的三角餘弦所能得出結論的;除了角度之外,傾斜裝甲等小厚度還與來襲的炮彈口徑有著密切的關係。
根據美國人所繪製的傾斜效應圖表,在面對37毫米炮彈的時候,15毫米厚60度傾斜裝甲有著大約2。4倍的等效厚度增幅;這意味著該款戰車的車體正面有36毫米厚,而這顯然與簡單的三角餘弦所算得的資料有著很大提升。因此,目前那尚未成熟的穿甲彈有很大機率被彈開,也就是在清英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關於傾斜裝甲的設想,我卻是在海軍戰艦上所獲得的靈感。只是由於海戰中的彈道高拋,難以在防護高度上達成平衡,因此才放棄了這一設想。”清英微笑開口,說出了自己早已準備好的託辭。他頓了頓,而後又道:“雖然這種戰車的防禦效能已屬不錯,但也只能勉強防禦37毫米炮彈;一旦面臨對方更大口徑的火炮,其防護依舊是難以保障。除此之外,它所裝備的37毫米炮的威力也有些偏低,我們也有必要增大它的口徑。”
奧利弗面露為難之色,道:“殿下,這已經是我目前所能做到的極限了。如果進一步提升火力和裝甲,戰車的噸位必將進一步增加;如此一來,無論是承重系統還是機械穩定都會面臨比目前更加嚴峻的考驗,機動性和可靠性將無法得到保證。雖然我會遵循您的意志努力研發,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很可能難以滿足您的要求。您也看到了,即便是這個只有9噸的傢伙,其可靠性也仍舊有待提升。”
“如果捨棄炮塔的話,應該能夠在戰鬥噸位基本不變的情況下提升它的火力和防禦效能吧?”透過一番鋪墊,清英終於引出了自己心中關於突擊炮的想法。
“放棄炮塔?那這種戰車應該怎麼設計?”奧利弗一時間有些轉不過彎來。
“放棄炮塔結構,將火炮固定在車體正面,保持其在左右小範圍的轉動能力即可,如此能夠節省下很大一部分重量。除此之外,發動機也可以從現在的汽油式換成單位重量下功率更大的柴油機,目前海軍最新式的潛艇上已經全部開始採用了這種新型機械。這樣一來,就節省出了提升火力和增強防護的本錢。”清英簡單點出了突擊炮的最大特點,而後道,“採用這兩個手段之後,我們完全可以嘗試為戰車裝備50毫米的火炮,並將車體正面的裝甲厚度提升到35毫米;而一旦這種戰車出現在戰場上,必將能極大幫助步兵的推進!”
聽完清英的描述,奧利弗眼前不由得倏然一亮。炮塔由於其獨立與車體之上的旋轉特性,需要頗為複雜的內部機構予以支援;而如果僅僅是像戰艦上的炮廓一樣安放於車體內部,無論是重量還是空間都會得到有效的節省。雖然這麼一來也有著顯而易見的弊端:對於超出火炮本身射擊角度外的目標,需要車體旋轉才能予以瞄準,而這對於動輒趴窩的原始戰車而言無疑是一個不小的考驗;但相較於其火力和防護所能獲得的提升,這個代價卻是完全可以值得去嘗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