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各國都在等美國表態。如果美國不參戰,那麼集合四國的力量,也要將中國與南華徹底征服。這是母容置疑的。
張寥在等待李秉衡接見的那一刻,甚至感到了窒息般的恐懼,從蛛絲馬跡上來看,這位年輕領導人很明顯給袁世凱挖了個,坑,甚至是深淵,等著對方主動跳進去。然後萬劫不復,幸好自己站對了隊伍,不然,實在不堪設想。
北邊傳來的訊息表明,英法俄日組成了四國銀行團,已經提供了第一筆借款,總數萬英傍,年息五厘,折扣八四,扣除應付各項欠款債務,所得為三百萬英銷還不到,顯然對於袁世凱來講是遠遠不
。
但是列強為了牢牢控制他。在借款數額上毫不讓步,並且取的了直隸、河南與小半個山東的所有稅收擔保,也就是說,他想要再借款,可以,去搶更多的地盤,只要南下攻擊,列強才會考慮繼續借款。
如今袁世凱與南方政府因為在清帝退位問題上的合作,暫時還處於蜜月期,雙方不但停戰,而且還在進行接觸,商討袁世凱北洋集團加入民國政府的可能性。
列強當然不想看到在他身上花了血本,最後卻竹籃子打水一場空,所以,在借款問題上毫不鬆口。
袁世凱懷著什麼樣的心思,張寨很清楚,正在開展談判的唐紹儀只是個無關緊要的棋子而已,他可沒什麼和解的意思。
中國目前可沒有能力進行對外戰爭,就連在東北的區域性戰爭都打不起。李秉衡不是不清楚,顯然他故意把局勢搞得這麼惡劣,是有政治目的的,但是他的底線在哪裡。目的有沒有達到,這就不得而知。
這是個厲害的對手,袁世凱。自求多福吧。
“任何一個大國的崛起,必然要以戰爭來吹響號角,得到世界的肯定,無一例外。英國當年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開始了日不落帝國的輝煌。普法戰爭,靠著擊敗了歐洲霸主法國,德國完成了浴火重生,一個強大的帝國出現在歐洲大陸。日俄戰爭小日本擊敗了讓歐洲忌憚三分的雙頭鷹沙皇俄國,生生的打斷了對方的一隻爪子,讓他們從此無力在東方興風作浪,從此躋身於強國之列,為西洋人所推崇。而我們呢?中華的出路在何方?戰爭,我們需要戰爭,需要一場賭上國運的戰爭來決定中華的命運。不自由,母寧死。要麼從我們的屍體上跨過去,否則,我們決不做亡國奴。”
李秉衡繼續在廣播中鼓動著,並且藉助新建的廣播電臺。以及南京各個公共場所安裝的收音機。明確無誤的向外界表露出不惜一戰的態度。
與此同時,各國駐華外交人員,主要是英法俄日四國公使領事,紛紛在北京召開會議,商討時策。
英國公使朱爾典、法國公使康德、俄國公使庫朋斯齊、日本新任公使山座元次郎以及美國署理公使威理,幾人難得的湊到了一起,其中除了朱爾典與康德是老面孔。其他人都是新近相繼上任的,之間還彼此缺乏默契。
這次美國派出了親華派人物肖恩出任首任駐中華民國公使,而之前署理滿清公使的威理則依然滯留在北京,依然在一定意義上行使著職責,這也是一大怪異現象,而且決不僅僅美國一家。
巴爾幹陷入了僵局,即便英法俄三國在背後不惜代價的支援巴爾幹同盟,但是在他們看來腐朽不堪一擊的土耳其軍隊居然在連續打敗之後穩定了戰局,開始形成僵持,這無疑是德國與南華在背後的大力支援離不開的。
早在七月份,南華就派出了五個丙種師六萬人的土著部隊進駐南部葉門以及多德卡尼斯群島。並且在巴爾幹同盟全面向土耳其宣戰之後。迅速的宣佈改換為土耳其國籍。宣誓為奧斯麥帝國蘇丹效忠,陸續開赴前線與巴爾幹同盟軍隊作戰。
丙種師是專門為土著軍隊設定的,他們統一使用式步槍,最大的區別在於沒有重炮,而是大量裝備了步兵炮以及迫擊炮,加上乃毫米;炮,足以應付巴爾幹戰局。
目前歐洲部隊除了德國裝備迫擊炮,還有奧匈帝國、土耳其也開始大規模裝備迫擊炮,在真實歷史中,迫擊炮技術還遠遠沒有達到南華水準,導致協約國並不重視。但就是這種他們看不上的炮,給了他們巨大的殺傷。
德國以迫擊炮來配合重炮。協約國則主要是乃毫米山炮與;傷輕榴,雙方在炮製上的差別導致註定德國這樣的國家才會大規模裝備迫擊炮,而且還是南華提供技術的殺神。
現在土著軍隊不僅將迫擊炮帶到了土耳其,還準備讓土耳其繼續大規模的購買迫擊炮,而不是昂貴又笨重的重炮,他們只需要防守就可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