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8部分

伊杜卡城是個很小的位於高地上的聚落,在杜羅河與尼密斯河之間,毗鄰大西洋海,城池雖然很小,但還是羅馬人的“同盟自由市”,故而那隊逃進去的羅馬斥候隊應該得到了當地居民的協助守城。李必達為了狠狠突襲阿瓦西里人,就把輜重和營地隱蔽在一個峽道之中,隨後帶著三個步騎混合大隊前去救伊杜卡的重圍,包圍這個城市的阿瓦西里人足有三千人。城外荒野上,漫天飛舞的草絮裡,百里香軍團的一個騎兵中隊突然自埋伏的高坡殺下,堵住了一支阿瓦西里人的輜重隊,沒過多久就將對方几乎全部殺死,只放走了一人回去,李必達叫對方傳話:盧西塔尼亞的北方出現了羅馬人的一個新投入的軍團,現在這個軍團的將軍,要和勇猛的阿瓦西里人一較高下,就像他毀滅同樣驍勇善戰的巴蘭提亞部落一樣。

同時,李必達把對方輜重隊的死屍上獨有的衣物扒下——這是西班牙土著最常穿的夾襖,叫“薩根姆”,讓一箇中隊的騎兵穿上,悄悄隱藏在戰場旁側的密林裡。

很快李必達就領著其他的兵馬,吹著軍號逼近了伊杜卡城下阿瓦西里人的陣地。阿瓦西里人受到這種態勢的逼迫。也只能回身和李必達決戰。

沒有意外。這支蠻族軍隊所採用的戰術,是類羅馬的,他們也戴著青銅或鐵製的帽盔,上面插上三到四根羽翎,在束腰短衫外圍上胸甲,手持方形盾,攜帶兩到三支標槍,主武器是鋒利的西班牙短劍。列著與羅馬人類似的百人隊鬆散三橫陣,要在曠野地帶阻遏住李必達的進攻。

李必達叫步騎混合大隊的步兵列陣向前,舉著旗標和火舌旗,這樣顯得他們與普通的羅馬軍團沒有任何區別,而所有的騎兵都隱藏在步兵陣列的後方,他們全部下馬,分成左右兩翼,馬頭都側對著陣列的斜前方,這樣就迷惑了對面的阿瓦西里人,誤認為李必達缺少騎兵。

按照古板的交戰規則。披著狼皮斗篷的阿瓦西里輕步兵最先衝出來,奔跑到羅馬人的陣前投擲標槍。不出意外的,百里香軍團的前兩列步兵,用凱爾特人包裹獸皮的橢圓盾疊起了面牆,開始朝前進迫。而阿瓦西里的輕步兵則有序地一進一退,襲擾著敵人,慢慢朝兩翼方向行進,這樣就能形成交叉火力網,打擊突出的羅馬人佇列。

軍號猛然響起,羅馬人佇列的後方灰塵滾滾,斜刺裡突出了大隊騎兵,對著他們兇猛地衝了過來,輕步兵根本不可能組成密集的隊形和騎兵對抗,不管是訓練還是武器,騎兵都是他們的剋星,很快被李必達的騎兵逐得滿世界亂跑,也無法對李必達的步兵隊構成威脅——這時,本能感到會被對方步騎三面夾擊的阿瓦西里人,迅速收攏隊形,將盾牌與重標槍密集地伸向外面,就好像個巨大的豪豬,也像個翻版的羅馬早期軍團。

這時,密密挨著的阿瓦西里人,聽到了原野上滾滾的車輪聲,這是他們很熟悉的凱爾特戰車的聲音,這些戰士也絲毫沒有懼怕的意思,只要列成密集的矩形方陣,戰車和騎兵都不會拿他們有什麼辦法的。

但這隊戰車模樣很怪,六輛四輪車,幾乎同等數量的雙輪馬車,外帶騎兵群和馱馬隊的護衛,自雙方陣列對壘線的斜角方駛來,在一個半弗隆距離開外,車隊停了下來,自雙輪馬車上跳下的兵士,開始自同樣停下的四輪馬車上抽出一塊隔板,與車廂搭成了個開口朝外的斜坡,隔板上還鋪設了兩道簡易的滑槽,用橄欖油潤滑過的,接著解開固定用的鎖鏈,把那種總體造型和羅馬人弩砲沒任何區別,但只是下部多了兩組小鐵箍輪的雙臂弩砲順利地推了下來,隨即三名砲手開始安裝石彈與標槍,扭動弓弦,另外兩人用繩子與鐵釘把砲位鎖定好,免得它在輪子的作用力下胡亂晃動。

這便是李必達的精心改良過的“騎兵砲。改”:射角不再高仰,上車下車機動更快捷,砲彈再也不會擦著人頭頂上幾個羅馬尺亂飛了,“騎兵砲。改”——你值得擁有。

很快,第一波石彈與標槍斜著飛向了阿瓦西里人的密集方陣,帶著恐怖的穿透力,貫穿殺死了最外面的一批蠻族戰士,李必達的砲手的速度毋庸置疑,他們練出的速射戰術這會兒大發神威,在很短一段時間後,第二波打擊都帶著死神的呼嘯聲,刺入了阿瓦西里人的方陣,隨後就是第三波與第四波。。。。。。

即便是古希臘黑暗時代的泰坦巨人,也無法忍受這種鐵與石頭對血肉的洗刷,當阿瓦西里人無法忍受傷亡的酷烈,準備把隊形分散開時,李必達的騎兵又從兩側進逼而來,逼迫他們不得不又重新縮成密集的隊形——就在此刻,另外一面的斜角線,又有六輛“李必達。改”騎兵砲“轟隆隆”地馳來。沒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