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我眼前開始如之前一樣,不停的變換著種種場景,雖然都是一件又一件發生在不同地點的事情,但是轉換了幾次之後,事情慢慢變得連貫,我也越發看的明白了起來……
朱元璋駕崩之後,年輕的朱允炆繼承皇位,成為了明朝的第二個皇帝,立年號為建文,所以後來我看過的一些歷史資料裡,都管朱允炆叫做建文帝。
在我腦海中留下的這些影像裡可以看出,朱允炆雖然年輕,倒也確實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好皇帝。
朱元璋在位之時,由於其人本性多疑,而且大明王朝剛剛建國根基不穩,為了穩固帝業,謀害了不少開國的功臣不說,還設立了錦衣衛,用來監視朝中權臣,對稍有不滿者,便施以嚴懲,雖然到得後來,表面上雖無怨言,但是滿朝官員頭上,卻是無時不刻不挺著一片陰霾,心中無一不滿。
而朱允炆繼位之後,開始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並且寬刑省獄,用以緩解其祖父留下的那些弊端和怨氣,這個時期我在歷史書上也看到過,史稱“建文新政”。
其實這些事情,在我的那些記憶影像裡都是飛快的在眼前閃過的,還是結合了我平時日常生活中從書上、電視上、網路上累積的一些歷史知識才貫通起來的。
直到朱允炆繼位大概已經有好幾個月的時候,景象的流轉才開始變慢起來,我知道,恐怕有重要的事情發生了。
一日朱允炆公務太過勞頓,所以在皇宮後花園中賞花稍作休息,不知如何卻失足掉進了花園的池塘之中。
當時在場的侍衛宦官趕忙把主子從池塘中救起,間隔也就很短的時間,卻不曾想到,這朱允炆只是稍微淹了這麼一下,卻昏死了過去,無論如何也叫不起來了。
於是,趕緊傳喚太醫救治,可是太醫也是束手無策,用盡了各種辦法,卻始終查不出朱允炆一直昏迷不醒的原因,自然也就沒有相應的救治之法了。
無奈,其中最為年長的太醫思索了片刻之後,便提議請在先帝死後,便已經歸隱山林,沒有重要的事情都不會再踏進朝堂一步的我的先祖劉伯溫出山,因為都知道我的先祖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陰陽曉八卦,這種看不出眉目的疑難雜症,也就只有他或許還有些辦法了。
可是,古時候的交通和通訊情況都不發達,等到我的先祖劉伯溫趕到宮中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星期之後的事情了,結果先祖他才剛剛踏進皇帝的房間,還什麼都沒有做的時候,朱允炆卻自己從床榻上坐起來了。
雖然這情況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在場的所有人都是鬆了口氣,不管如何,至少皇帝主子是醒過來了。
而奇怪的是,坐在床榻上的朱允炆,卻並沒有那種大病初癒的茫然疲倦之色,相反的目光十分清醒,並且眉頭緊鎖,似乎心裡有什麼十分為難的大事一樣……
第896章
隨後,朱允炆便下令在場的所有人全部離開,唯獨留下了我的先祖劉伯溫,當然,我的先祖伯溫公是立刻想明白了,恐怕朱允炆這七日來的昏迷不醒,應該是經歷了什麼常人所無法理解的奇遇,有萬分重要的事情,要和自己商量了。
朱允炆請先祖伯溫公在床榻邊落座之後,便是長嘆了口氣,告訴先祖說,他這七日的時間,實則靈魂已經脫離了肉體,離開了陽間,前往陰朝地府走了一朝。
先祖一聽到這話,淡淡一笑,告訴朱允炆說,皇上由此奇遇也並非壞事,想來從古至今,只有大唐的唐太宗李世民傳說由此遭遇,李世民乃是時尚的一代明主,開創了大唐盛世,想必陛下也是和其一樣聖明,才會經歷此等超乎常理的事情。
說完,先祖頓了頓又道,不過,當初唐太宗李世民到了陰間,所聞所見的,全都是枉死在他手中的那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路草寇,以及眾王子頭領的冤魂索命,至此唐太宗李世民還陽之後,才布水陸大會,廣傳佛法,實施仁政,開創了唐朝幾百年的盛世基業,恐怕這便是上天為了指引明君而刻意安排的,不知道皇帝又經歷了或者看到了什麼。
朱允炆聽到這裡苦笑了一下,告訴我先祖說,他看到的卻是另一番的景象,他見到了死去的爺爺朱元璋,並且囑咐他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我先祖便問朱允炆是否可以如實告知,朱允炆點了點頭,說是把我先祖單獨留下來就是這個意思,這件事情有必要和我的先祖商量一下。
於是朱允炆便對我的先祖講到,說當時靈魂出竅,迷迷糊糊的晃盪到了陰間之後,便看到兩位身著判官的人前來接駕,隨後不知道走了多遠,來到了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