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5部分

還有一點。布藍萊德和阿德索婭做過一次詳細的分析和計算。結果是,如果在十天之內完成戰役進攻階段,達到第一階段戰術目標的話,那麼接下來的防禦階段自己將擁有很大的迴旋空間和較為充足的物資補給。而且可以為在基爾柯因地區修建前進戰術支援工廠爭取最便利的條件。而如果第一階段的時間超過十天,尤其是陷入膠著的話,那麼無論從配件還是其他補給方面,都是對自己空前不利的。

同時,阿德索婭也拿不準那位修爾斯汀克會不會在布萊克菲爾德地區跟被抽調過去的那支重灌部隊死磕,如果對方突然達成什麼妥協,被對方一頭壓到自己這邊來,那麼這次的戰役目標和內後要達到的戰略目的就都完蛋了。

從這個方向說,聖盃騎士團也只能進攻。

三個戰役支撐點,就等於是三個重兵集團。按照2423型的微波資料分析,這三個支撐點應該是前強後弱的型別,也就是前面平行的兩個是最重要的,後面的那個是用來當做短縱深基地的。同時也是為後面的臨時小型聚變電站進行的保衛工作。

而阿德索婭就把目標定在了那個最小的戰役支撐點上。

所謂戰役支撐點,就是那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地方。粗淺點形容,就是防禦最堅固,火力最兇猛,同時圍繞這個點能讓其他的軍事力量也發揮自己作用的一種佈置。在早先的戰爭中,在戰場上一個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堡壘或者一座堅固設防的山頭,都可以起到戰役支撐點的作用。

而現在的戰役支撐點,則已經從利用自然條件進化到了自己利用堆裡投放量或者防禦量的方式形成戰役支撐點了。

比如現在,在戰線的正面,連個前進支撐點中間相隔八十公里,然後從兩翼形成了很多個以多腳戰車和pa組成的機動兵力集團。就好像一長串珠子一樣在整個陣地上分散開,形成了一大片的交叉火力地帶。同時配屬離子火箭發射器,定時地雷和當做固定炮臺使用的坦克等,用來遲滯進攻方。

而兩個戰役支撐點上,則是分為使用坦克的防禦力量和使用ufp的機動力量。一旦撒出去的多腳戰車和pa的散兵線上有一個節點遭到攻擊,屬於機動力量的ufp就可以立刻進行支援,同時坦克部隊也可以使用離子火箭或者遠端的,使用自鍛彈頭彈藥進行攻擊。

這就好像是一支蜘蛛,坐在網子的中間。灑出去的線負責纏住獵物,然後蜘蛛的本體就上去用自己的毒牙結束獵物的生命。

僅僅從這個方面看,這種佈置無疑是合格的。因為飛行器被逐出戰場的原因,這種沒有單座戰鬥艇的軌道轟炸和近空戰艦的重粒子炮和等離子炮洗地的情況下,將所有的pa和多腳戰車這些機動能力不高,裝甲也不夠厚重的戰術單位撒出去當做觸角是比較明智的選擇。因為體積和使用能源的原因,他們在光學迷彩的狀態下更能潛伏的好。同時,使用等離子炮和裝備高功率電池盒外加荷電粒子炮的pa也能夠在側後方給ufp和坦克以重創。更重要的是,這些戰術單位比ufp和坦克多的多。

而ufp作為高機動性的重灌甲單位,用來作為劈入兵力最好不過了。

但是,這種撒蜘蛛網的方法,在阿德索婭看來還是太膽小了。也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她打算給對方來一個更大範圍的機動作戰。

行動很簡單,精心選擇一個突破口,然後主戰坦克在正面一線牽制,集中所有的ufp力量,一舉將對方擊穿!

“唉,手裡的兵力還是不足啊,不然的話,我就打多路穿插了。”阿德索婭如是說。

突擊的時間選在了凌晨。之所以不選擇晚上,是因為在夜幕的掩護下,多腳戰車和pa的隱蔽效能夠得到更好的發揮。而到了白天,這種差距雖然還是挺大,但是畢竟比夜晚有了進步。而且在進攻前的夜裡,已經知道阿德索婭要幹什麼的布藍萊德干了一件讓北約治安軍非常惱火的事情。

在偵察端子的偵察下,戰線前方的所有坦克用離子火箭和低速彈丸向前方兩個戰役支撐點向兩翼延伸的通道進行了一個晚上的阻攔性射擊。幾乎打光了所有的自鍛彈頭。而換來的結果就是北約軍隊在戰場的兩翼根本就沒能進行輪換。連補給都沒能送上多少去。

pa和多腳戰車是有續航極限的,就算電池省著用可以堅持很長時間,可是人會疲勞的。布藍萊德很清楚如何利用亞述人生理上的優勢來給對方找麻煩。

天邊的第一道霞光亮了起來,在自己的ufp旁邊閉目養神了半個夜晚的阿德索婭睜開了眼睛。她的ufp的被塗成了全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