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浩上將都表情嚴肅。
也正是因為這一次的事件,帝國開始加強了對蘇伊士運河的控制,並且加強了在地中海以及大西洋的軍事部署。就算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倒向了普魯士王國,也務必要確保帝國同歐洲的聯絡不會被切斷。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的保證帝國的利益。
當中華帝國妥協之後,這一次的談判在伊斯坦布林舉行,就沒有了疑問了。普魯士王國、比利時王國和西班牙王國,都紛紛贊同。至於那些戰敗國,他們根本就沒有資格提出自己的意見。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速度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大喜,認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地位,算是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認了,這也使得他的自信心進一步的膨脹了。
同樣的,普魯士王國也十分的興奮。一個野心膨脹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於中華帝國來說,絕對會構成威脅的。而這,無疑就給了普魯士王國發展的機會了。
這一次的談判,亞歐軍事同盟的戰勝國和北大西洋軍事同盟的戰敗國都將派遣代表參加,另外還有不少的中立國也將派遣代表前去,意圖在新的世界體系當中,佔有一席之地。這使得這一次的談判,雲集了全世界的政府首腦和外交官,也因此被稱之為伊斯坦布林和會。
伊斯坦布林是一座歷史名城。伊斯坦布林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在亞洲大陸最西端的黑海與地中海之間,有一條至關重要的“黃金水道”,它把亞洲和歐洲大陸分割開來,其中間部分是馬爾馬拉海,南端叫達達尼爾海峽,北端叫博斯普魯斯(伊斯坦布林)海峽,總稱黑海海峽。此“黃金水道”是黑海通向外界的咽喉要地,伊斯坦布林就坐落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南端。從這裡出發向北從海上直達黑海沿岸各國;向南接著地中海,從海上可通歐、亞、非三個大陸;站在伊斯坦布林的高處向西望去,歐洲大陸近在咫尺;向東雖有帕米爾高原阻隔,但2000年間絲綢之路上商賈不斷往來。這種優越的地理位置,不僅使其成為洲際交通樞紐,而且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悠久的古國名都伊斯坦布林建於公元前668年,舊址是古希臘的城邦國——拜佔廷,後來經過戰爭和重建,成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於公元330年改名君士坦丁堡,別稱新羅馬;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人取得該城以後,才開始叫伊斯坦布林,從那時起一直是土耳其帝國的首都。
伊斯坦布林和會的召開,使得這座歷史名城再一次的煥發出了光彩。經過亞歐軍事同盟的各國的協商,伊斯坦布林和會將在1855年11月6日正式召開!
ps:第一更到,求訂閱,求月票!感謝書友老王阿瑟的厚賞和月票!感謝書友遮天石頭的月票!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炫耀武力
戰後的和會在伊斯坦布林舉行,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歡喜的自然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丹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聲稱,這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實力的體現,是各國都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實力的承認。在未來的世界體系當中,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將發揮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普魯士王國也自認為這是挫敗了中華帝國的圖謀,威廉一世和大臣們,十分的興奮。當然,中華帝國雖然有些不滿,但也還並沒有到愁的地步。和會放在哪裡舉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帝國在這一次的和會上,能夠獲得多麼大的利益,這才是最重要的。
這句話,是帝國皇帝龍宇飛在一次廣播中的講話。當帝國答應和會放在伊斯坦布林舉行的時候,帝國民眾對此很是氣憤,在帝國外交部的大樓外,甚至有激進的民眾舉行抗議,讓外交大臣魏源臉色無光。為了緩解民眾的憤怒,帝國皇帝龍宇飛於是發表了公開講話。龍宇飛聲稱,戰爭雖然結束了,帝國也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世界霸主。但是,帝國的霸權還並不穩固,依舊有人想要挑戰帝國的霸權。所以,在未來的時間內,帝國需要加快發展的速度,增強帝國的實力,以應對新的挑戰。
另外,龍宇飛還向民眾保證,帝國在這一次的談判當中,一定會取得讓民眾滿意的成果。帝國應該獲得的利益,絕對不會因為和會舉行地點的變更而受到影響。否則的話,帝國將不惜將戰爭繼續進行下去。
龍宇飛的講話。得到了帝國民眾的支援。大家都認為,在這一場的世界大戰當中。帝國是出力最多的國家。在這一次的和會當中,帝國理應獲得最大的一份勝利果實。如果其他國家陰謀奪取帝國理應得到的勝利果實。那麼,帝國民眾將支援帝國再一次的對敵人開戰。
可以說,這也是龍宇飛和整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