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陣亡了,這樣一來就算是清軍再想重新組建水軍,他們也很難再找到比施琅更合適的人選了。
吳英和汪明兩人原本就不合,這個時候遇到了巨大的危機。雙方自然都想脫身,眼下的局勢已經很明瞭了,佔據了人數和艦船優勢的清軍的主力艦隊慘遭覆滅,剩下的艦船的數量雖然還是多於中華軍,但是其中主站艦艇的數量是大大不及的,再加上這兩個主將根本就是互相提防彼此猜忌,也不可能會相信對方然後一起對抗中華軍,所以他們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一種方式脫身,那就是逃跑!
兩人這個時候都做出了一樣的決定,那就是下令艦隊掉頭向西,沿著海岸線一帶沒有著火的海域向北邊的海灣出口駛去,這樣做能夠避開中華軍在東邊的艦隊,避免遭遇一場他們誰都不想打的硬仗,但是不利的地方在於這樣一來他們將會完全暴露在臺灣城的岸基炮臺下面,艦隊中間勢必會有大批的戰船葬身海底,也會有更多的艦船會被發現他們逃跑之後前來追擊的鐵甲艦擊沉,但是兩人心中十分清楚,他們這個時候依然還有兩百餘艘的規模,中華軍的岸基炮臺造成的傷害有限,只要逃過那一段射程範圍也就沒事了,但是對方的六艘鐵甲艦才是他們一路之上最致命的威脅。
清軍兩百多艘戰艦這個時候全都一窩蜂的向北開始湧去,中華軍在臺灣城裡面計程車兵自然是不會對他們客氣什麼的,一時間炮彈紛紛激射過來,海面上水柱沖天,戰船互相爭搶擁擠,左右兩軍的戰艦為了爭搶有利的位置甚至會互相之間出現爭鬥,不過這個時候不管是吳英還是汪明,都沒有心思去制止手底下的這些人的行為了,在他們的心裡面還巴不得這樣的人再多一些才好,那樣的話中華軍的追擊艦隊就會先被這群人阻擋一陣子,自己就能夠向前多跑一段距離,也就更加安全了。
清軍的逃脫顯然在中華軍的預料之中,六艘鐵甲艦沒有選擇尾隨著清軍的後面進行追擊,而是沿著臺灣的海岸線一路北上,他們的速度顯然是比清軍的帆船要快得多了,因此勢必會在大多數清軍戰艦感到北部的出口的時候截住他們,這個時候多消滅一艘清軍的艦船,日後中華軍面臨海上的威脅就會減輕一分,所以所有的中華軍計程車兵們都被教育不要對眼前的敵人心慈手軟,即使這些人大多數都是漢人,不是滿人,但是他們依然是中華軍的敵人,是敵人只要他們不投降,還有戰鬥力,那就應該被消滅掉。
第兩百四十六章戰後的巨大影響
當吳英和汪明兩人率領著剩餘的戰船感到大海灣北部的出海口的時候,他們發現中華軍的六艘鐵甲艦已經嚴陣以待,二人這個時候難得的默契了一會,幾乎都是想也沒想就主動發起了進攻,兩人心裡都知道,要是不擊潰這六艘敵艦,他們就要全部交代在這裡了。
清軍這個時候毫無陣型可言,整個艦隊被拖成了長長的一個條索狀,而且不同於之前中華軍的那種單船縱隊的編隊,清軍戰艦彼此間距離有近有遠,士兵們也都惶惶之如喪家之犬,這個時候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要逃出去。
中華軍的其他艦隊這個時候已經追上了清軍落在後面的艦船了,這些艦船大多是被岸基炮臺擊傷了,因此行動受損,他們的數量不是很多,因此在中華軍整支艦隊的圍剿之下很快就被擊沉或者投降了。
北部出海口這裡的戰鬥則比較激烈,清軍艦船源源不斷的從海灣內趕來,所以六艘鐵甲艦身上的壓力比較大,但是清軍並不是想要和他們硬拼,他們只是想要殺出一條生路,中華軍的這六艘軍艦在抵擋一陣子之後,主動的讓出了一條道路,讓給清軍逃跑,這樣做的目的吳英和汪明兩人都是十分的清楚,對方不願意跟自己這邊硬拼,於是就像是攻打城池一樣,三圍缺一,放城中的守軍出逃,然後在派出去騎兵在後面追趕,如果守軍不出逃的話城池興許還能夠守得住,但是一帶守軍棄城逃跑,那麼不僅是城池將會拱手送人,而且守軍自己多半也是傷亡慘重,甚至是全軍覆滅。
這個時候清軍面臨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局面,對方擺明了就是讓清軍先撤。然後自己在後面追趕,清軍的船隊數量雖然多,但是在這個時候大家都軍無鬥志,軍心渙散,誰也不想抵抗,只想著逃跑。所以就會落入一個不斷被蠶食的局面。
可是兩人雖然知道這樣的結果,但是這個時候眼前已經有了一條生路了,雖然不知道能不能夠逃脫,但是士兵們像剛才那樣決一死戰的心氣已經沒有了,人心思動,這個時候大家都不想打下去了,於是兩人只好各自嘆了一口氣,一馬當先的率先突圍出去了。
有了主將的帶頭,後面的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