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於官僚,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敗。

“在我死後,哪怕它洪水滔天”。法國某國王的座右銘就是這些人的真實寫照。

自己只是十五歲的孩子,後世的中學生。除了頂著信王的封號,無權無勢,能挽狂瀾於既倒嗎?

自己的前生是民族主義者,每每看到中華民族近代的創傷,常常義憤填膺,熱血沸騰,恨不得用諸葛之才把歷史改寫。

歷史,卻又是無情地真實。

揚州三日,嘉定十屠。滿清鐵騎,蹂我國土。山海關前,八旗亂舞。嘆故國,留髮留頭。即使東南割據,終不免建奴之辱。

極北俄毛,止識槍刀;東北屠羊,西北擴張;六十四屯,血水活屍堆滿黑龍江;庫頁成遙望,廟街伺虎狼;三百疆域,遠東海口,十萬生靈,後世子孫誰能放?

烽火圓明園,京師破;日殺人,夜防火;西風東播,八國軍隊三千洋槍隨性去惹禍。

血雨人生路,無處躲;女為娼,難為奴;國民如豬,九州疆土五千文明何處是樂土?

甲午風雲,千年窺隱;東瀛小弟,初亮刀兵;黃海色變,遠東呻吟;臺澎金馬,琉球變姓;五萬海島、十萬良民、兩億金銀只換得十年光陰。皇姑悶雷,東北震驚;盧溝烽火,滅種之音;淞滬鉅變,東亞不分;慰安婦女,滅絕人性;百萬軍魂、千萬冤鬼、八年抗戰舉國傷永遠難平。

漢民族近代的災難,從滿清開始,英、日、俄、美幾個超級大國,在中國的軀體上,你方唱罷我登場,或者一擁而上,為自己的國家和民族製造養料。單以人口論,明末損失的人口就有兩千萬,二戰更是損失四千萬。

“假如明清不實行禁海,假如江南的工商業萌芽能不湮滅,1840年的戰爭,能否改寫成揚我中華國威的世界宣言?”歷史課上,朱由檢曾與歷史老師探討。

假如?沒有假如。

朱由檢從歷史中沉靜下來,沸騰的血液霎時冷靜?

現在的自己究竟要怎麼辦?

大明必須改革。但這種改革能否像總設計師那樣,能帶來華夏文明的偉大復興?

專制、皇權社會,要進行改革,必須有絕對的權威,或者有絕對權威人物的絕對支援。好像歷史上的改革,只有商鞅是成功的,促進了秦國政治、軍事、經濟的巨大發展,最終統一了全國。但無論改革的成敗,改革者都沒有好下場,就連改革成功的商鞅,也是倒在自己的新法之下。中國的封建社會歷史,難有成功的改革,只有歷史的輪迴,只是改朝換代,只是更改皇帝的姓名,沒有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

自己只是後世的中學生年齡,能整合搖搖欲墜的大明嗎?

時事不由人,自己註定只是歷史長河中一粒可有可無的塵埃嗎?

不能。

第6章空歡喜一場

現在有了機會,可以將中華民族的歷史冤屈抹去。這是歷史賦予自己的責任,也是清園主人和小雨對自己的期望。自己絕不能辜負清園主人和小雨,特別是小雨;更不能辜負中華民族,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

理清了思路,才能付諸行動。有了目標,自己才能為這個目標奮鬥終身。不管這個目標是容易實現還是充滿千辛萬苦,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自己雖然不是救世主,但以四百年的經驗和知識,應該可以讓漢民族朝更好的方向發展。以前自己是一個無神論者,自從見到清園主人,自己的思想發生了改變。雖然神仙是可遇不可求的,但他們是存在於人類的未知環境中,他們是可以改變歷史程序的。也許華夏民族的災難感動了上蒼,而自己,就是上蒼在這個世界的代言人。

自己是王爺,根據大明的法律,王爺是不可以參政的,不僅不能擁有實際上的權力,一旦成年,還要離開京城,去自己的封地。在自己的封地上,為了防止謀反,還不得和朝中或者地方的官員交往,只能做富家翁,孤獨終老。好在自己現在還沒有行弱冠禮,沒有成年,還可以呆在京城。自己必須利用還未成年的時間,抓住機會留在京城,一旦離開京城去封地就任,那就只能老老實實呆在封地,如果再想有所作為,就有謀反的嫌疑,必定會遭到言官的彈劾。時間已經不多,即使沒有機會,也要創造機會。

朱由檢閉目養神,心思卻不在睡覺上,現在要趁養病的機會,為自己設計好未來的路。幸好還未成年,不用去封地,但在北京,怎樣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這明末的亂世……

“亂世?”朱由檢似有所悟,在亂世,軍權最重要。槍桿子裡出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