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島津久治的口中,莫寧知道了日本火槍的歷史。
日本的第一支火槍,就來自種子島。
大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八月,一艘葡萄牙開往大明澳門的船隻,在海上迷了路,停靠在種子島的赤尾木港,種子島的第十四任島主種子島時堯發現,葡萄牙人有一種十分厲害的武器,便透過船上的大明翻譯五峰,花了兩千兩白銀購買了兩支火槍。
後來,種子島時堯讓家中的“鍛鍊棟樑”八板清定仿製,但是,八板清定一直做不出扳機。
第二年,又有一艘葡萄牙船隻被颱風吹到種子島,八板清定向船上的葡萄牙鐵匠請教,但人家不願教他,沒辦法,八板清定將自己的漂亮女兒嫁給葡萄牙鐵匠,才換來了火槍的製造技術。
這是日本生產的第一支火槍。
十年後,火槍製造技術傳到日本各地,並且在日本各大名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日本國內的冶鐵產量不高,加上缺少硝等材料,火槍的產量並不大。
剛才島津久治取出的火槍,就是日本人自己生產出來的火槍。
島津久治向莫寧提出請求,想看看大明的燧發槍,莫寧沒有拒絕,看看可以,但不會出售,更不會出售技術,當然,現在的艦隊中,也沒有人會生產燧發槍的。
看著燧發槍,島津久治的雙目,果然露出攫取的光芒,“莫先生,能賣我兩支嗎?”
莫寧搖頭。
“一支?”見莫寧還是不同意,島津久治急了,“莫先生,你開個價。”
你就是將女兒嫁給我,我也不敢賣槍,莫寧笑道:“實在抱歉,島津先生,不是錢的問題,這是大明剛剛研製的最新火器,我要是弄丟了一支,腦袋就沒了。”
島津久治毫不掩飾失望的眼神。
莫寧估計,他要是有女兒,讓他拿女兒來換,保不準他也願意,“島津先生,等過上幾年,大明研製出新的火器之後,這種火槍,也許可以出售。”
島津久治低下頭,悶聲幹了一杯清酒。
莫寧讓翻譯將燧發槍收起,也陪著幹了一杯。
島津久治雖然不會說漢話,但對大明卻十分嚮往,天朝大國,物產豐富,奇珍異寶,層出不窮,就是莫寧的燧發槍,也是讓他魂牽夢繞。
莫寧即將離開的時候,島津久治告訴他,在種子島的東面,有兩座小島,分別是八丈島和青之島,島上的居民都是漢人,和當年東渡的徐福有關。
第371章童男童女的傳說(一)
“徐福?”莫寧一次次咀嚼著這個名字,“難道坊間傳說中,秦始皇派徐福去東海尋找長生不老之藥的事,果然是真的?徐福是怎麼來到八丈島和青之島的?兩島上真的是徐福的後人嗎?”
莫寧恨不得立馬去八丈島和青之島看看,但島津久治並不知道,八丈島與青之島的確切位置子在哪裡,距離種子島究竟有多遠,加上種子島除了提供一些淡水,並不能提供糧食蔬菜等給養,莫寧只得繞種子島行駛一週,記下種子島的位置後,開始返航。
返航的時候,莫寧為了修正種子島在大明海圖上的位置,他特意按照修正後的方位,返回青島,果然原來的標註有誤。
莫寧第二次東行的時候,為了縮短航程,他先將艦隊開到江南省的松江府(今上海),在松江完成補給後,直接向東行駛。
在大海上航行了兩天兩夜,艦隊再次來到種子島的赤尾木港,在島上補充了一些淡水後,人員又在島上休息了一個晚上,天明後隨即離開,繼續向東航行。
又航行了兩天兩夜,日出的時候,前方出現了一個不知名的小島。
莫寧帶著翻譯和親兵,登島上岸。
島上有零星的居民,他們的穿著,在莫寧的眼中,顯得很特別,無論男女,服裝都是上下一色,領口、袖口、下襬都有厚重的環形裝飾,不知道是那個民族的服裝,但與日本人的和服,肯定有天壤之別。
用肉眼看起來,他們的身材似乎比日本人略高,也沒有日本人那樣的羅圈腿,看起來養眼多了。
莫寧讓翻譯上前搭話,詢問島名,以及他們所在的位置。
讓莫寧感到震驚的是,翻譯就在不遠處與島民說話,但他們說話的內容,他能聽懂一部分,他分明聽到了“八丈島”的字眼。
“難道這真是島津久治所說的八丈島?”
熱心的島民帶著莫寧他們去尋找島主,島主叫王永慶,好像是一個漢人的名字,莫寧向他贈送了一些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