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會有什麼不同嗎?
朱由檢出松江時,一路縱馬狂奔,到了嘉興地界,他才勒住馬韁,將戰馬交給王慕九,讓他帶著親兵和馬匹沿官道南下,他則帶著付小劍等侍衛們步行,扮做南下的商人,深入到官道兩側的農戶家中。
一直行到嘉興府,朱由檢驚異地發現,除了中間隔著“嘉興”二字的石碑,嘉興與松江,幾乎沒有區別,甚至有農田跨過這座界碑,說不清到底是屬於江南省松江府,還是浙江省嘉興府。
最讓朱由檢欣慰的是,正像劉炳中所說的那樣,嘉興府與松江府、蘇州府一樣,百姓中也有大量的紡紗機。
朱由檢繞道湖州,還未到達杭州城,他已經確信,環太湖流域,已經是大明的紡織基地,只要自己利用後世的經驗,經營、引導得當,完全可能成為大明的紡織革命的發源地。
現在的環太湖流域,已經儲備了充足的紡織工人,技術相當熟練,又有大量的富商大戶,資金也是相當富裕。
唯一的欠缺,就是工商業主們的科技意識。
蘇州的紅星紡紗廠,就是朱由檢在環太湖流域種下的第一粒種子,而蘇州府的專利局,則是朱由檢為了加快種子萌發,在澆水、施肥。
但朱由檢現在主要是調研,一旦回到京師,才能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促進新政在中五省、南五省的推行,打造環太湖“紡織工業區”,加快整個大明的羽化。
他這次南巡的目標,還不是這塊古老的大陸,而是大明新收復的南洋。
和在江南省一樣,朱由檢沒有驚動浙江省的大小官員,只是派王慕九以皇家第一軍軍長的身份,拜會了駐紮在浙江的第三十三軍軍長左輔。
離開杭州後,朱由檢並沒有在浙江省南部停留,而是沿著官道直奔福建。
從浙江省南部進入福建省,第一塊土地便是建寧府,這裡還有官道,但官道又窄又彎,高地不平,與浙江省的官道,簡直是冰火兩重天,浙江與福建,清晰地展現在朱由檢眼前。
如果不是騎馬,而是騎著腳踏車,到了福建,基本上就沒路了。
這還是東部的丘陵,如果進入西部的武夷山脈,還不知道是啥樣子,難怪福建的百姓常常逃亡海外,如果待在福建,不是窮死就是餓死,更有可能因貧困而餓死。
朱由檢一直皺著眉頭,沿著官道行到福建省首府福州,福州府北部的官道稍微寬直些,但放眼望去,田野雖然一片青綠,卻既不是小麥,也不是水稻,而是不知名的大量雜草。
即將進入南方的收穫季節,但農田裡卻少有農人在侍弄莊稼,“這是怎麼回事?難道福建省沒有農民了嗎?”
“爺,這裡全部是山地?”付小劍躍下馬,扒了兩顆青藤,“這種土地,怕是長不出莊稼吧?”
“山地?”朱由檢仔細一看,附近果然都是丘陵、山地,雖然海拔不高,但大山連著小山,小山連著丘陵,連一塊平整的土地都沒有,難怪福建的官道難修!
“走,去遠處看看!”
朱由檢縱馬奔騰了三十餘里,到處都是一樣的地形,這才明白“嶺南”二字的含義,漢人通常將福建以南地區,稱作“嶺南”,含有未開化的意思,現在看來,嶺南不僅語言難懂,與中原地區差別巨大,地形上更是蠻荒之地。
原來大明不僅有京師、有環太湖,還有嶺南,不知道雲南、貴州、廣西又是什麼模樣,就是四川,此刻怕也是山巒疊嶂、蜀道難於上青天吧?
不過四川成都至陝西鳳翔的水泥大道已經開通,四川很快就會與中原地區連成一片,最困難的還是南方五省。
朱由檢勒住馬韁,翻身下馬,“小劍,我們就在此處紮營吧!”
“爺,我們不入福州城嗎?”付小劍好奇地問了一句,朱由檢此次南巡,每過一府,都是入城閒逛,這樣既能看到城外的農田百姓,又能看到城內的商業發展,怎麼到了福州城,卻要在城外紮營?
“不入城!”朱由檢將馬韁交給身邊的侍衛,抬步上了一塊凸起的岩石,雙目向四面掃視著,現在的福建,與未開化的土地差不多,他根本無心入城。
“爺,要不入軍營小住吧,福建的軍隊,都是整編的新軍,乃是爺與國防院直管的。”王慕九也下了馬,來到朱由檢的身邊。
朱由檢搖搖頭,“紮營吧!”
“是,爺!”王慕九立即召集親兵,“快些紮營!”
朱由檢的大帳剛剛紮好,親兵、侍衛們還在野炊,朱由檢就掏出隨身攜帶的紙筆,給福建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