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9部分

尚書在首輔的帶領下,哪有什麼怯意?不必單說明朝了,封建朝廷的稟性基本就這樣了,一旦某種風光形成之後,大家就習慣緊跟潮流。

朱見深登基兩個月,已發展成每到廷議之際,大臣瘋狂輪噴皇帝的。

照著這麼下去,只怕以後大臣在路上遇見了,打招呼就得是“今日可曾言諫?”

大約跟問吃了飯沒有一樣。

而且朱見深不開口還不成,丁一往往發現朱見深有怯意了,就會出班啟奏:“華夏所行二元君主立憲,則君主亦當有所為,若皇帝不堪此苦,不若推行議會立憲,以使皇帝得逍遙乎?”

就是朱見深要是不說話,那不如別說了,當個吉祥物,完全把立法權交給議會好了。

朱見深再怎麼樣也不能點頭啊,於是只好搜腸刮肚地提出自己見解,然後又被一眾大臣狂噴辯駁。

相權,在這年代,開始瘋狂地擠壓皇權了。

而且下朝之後,朱見深這皇帝還要做功課。

“此是萬安、劉鐵所呈軍報。”丁一把從天津帶來的軍報,放在乾清宮裡皇帝的案頭上,對朱見深道。“皇帝看見,試析真偽。再擬個章程出來。”然後丁某人自己教曹吉祥把要批審的檔案放在邊上,就一邊充當監考老師。一邊審閱四海大都督府那些陳三不敢拿主意的檔案了。

朱見深也不傻,從小他都知道扯丁一名頭當大旗了,當下便笑道:“三叔,容我請首輔、閣臣共議之。”首輔李賢雖然說英宗在位時,實則上已是總理大臣的職能,但從名義上,內閣就是皇帝的秘書班子,朱見深要他們來共議,並沒有錯。

“若是如此。還不如推行議會立憲,皇帝也不用被束縛在皇城之中,無論是美洲還是埃及,只要把安全問題弄好了,皇帝想去哪玩都成。”丁一頭也不抬地翻閱著檔案,卻是對朱見深這麼說道。

於是朱見深無可奈何,只好老老實實做題,但做了半天,他真的沒什麼頭緒。但向丁一說道:“三叔,我實在是乏了!”

不做?不做也是可以的,丁一隻是提議,皇帝要是太懶。不如搞議會立憲,並不是說朱見深懶就要搞議會立憲,所以朱見深有拒絕做題的權利。不過丁一的應對就是:“臣也乏了,請賜歸藩。”

就是要回兩廣。要出海去,不管大明這攤事了。

皇帝都要怠工了。丁一閒得蛋疼麼?還管這攤事?不說別的,華夏的鐵路,真的從天津到京師這麼一節,都是教人頭痛無比的,別說從兩廣到京師,翻山涉水的,高架?不好意思,現時工業基礎,架不起;隧道?同樣是不好意思的,工業基礎依舊是無法保證牢固程度,一會塌方算誰的?

要是去美洲搞倒是方便許多,平原地帶多啊。

所以皇帝敢怠工,丁某人還真心就敢不管了。

於是朱見深只能勤勉了。

錢皇后這幾個月裡倒是安份了許多,不過今日卻派身邊女官來尋丁一:“太后娘娘教奴婢來問,日後殿下長成也要就藩,到時如何治理藩屬,還請靖海郡王拿個章程。”這就是以進為退了,她為她的兒子謀求出路。

丁一是聽得明白錢太后的意思,便撫著短鬚笑道:“責成李東陽教授就是。”

那女官退下,朱見深倒是很感動,李東陽在靖海郡王這一系之中,已然是處於被排擠的地位,丁一這麼安排,自然就是絕了錢太后想讓她的兒子問鼎龍椅的心思。

不要忘記,英宗臨終時,是讓丁一輔佐朱見深,如果朱見深不行,丁一可以自行監國的。

也就是說丁一稱帝,那必然從法理上來說就不妥,但如若行廢立之事,是有合法性的。

現在丁一這麼做,就是完全站在朱見深這一邊了。

“皇帝好生揣摩軍報,臣終歸不能長久待在華夏的。”丁一看朱見深一臉的激動,板著臉訓斥了一句,“若不能從下面遞上來的奏摺、軍報裡,看出真實的情況,皇帝就成傀儡,任下面臣工擺佈,擔盡世間罵名!”

這簡直就是罵孩子的罵法了,丁某人於這方面,不論是英宗朝還是景泰朝,向來極不講究,何況是現在的成化朝。奈何朱見深被他罵著還覺親切,這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局面。

也許是這幾個月被丁一監督著,有了些長進,也許是太后派來的女官,讓朱見深感覺到了危機感,今日這份考題,倒是做得極快:“我以為……”

“稱‘朕’,要做這種方略大計,拿出皇帝的氣派來。”丁一打斷了朱見深的話。

事實上,平素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