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三十九師副師長,吳佩孚擔任四十一師副師長,郭松齡擔任一一二團團長,唐繼堯擔任一一四團團長,閻錫山擔任一一五團團長,陳炯明擔任一一六團團長,蔣百里和張孝準在自己身邊擔任參謀。原來的師長和團長都平調或是到上一級擔任副職,但幾個師長的職務還都兼著,只不過具體的工作都由這些副師長來主管。
都安排完了,耿彪就交給了蔣百里和張孝準第一個任務,制定下一步的作戰方案。有了這兩個高才生,耿彪也樂得清閒,交代完了,自己就驅車去了第十三軍和第十四軍,看看下了部隊的這些大學生們能不能適應前線的生活。總統把這些人交給了自己,耿彪可不敢掉以輕心。
十一、十二、十三軍都是北洋的老底子,原來的三十八師長龔元友和三十九師的師長王佔元被提升為十三軍的副軍長和參謀長,見耿彪來了自然也是高興得很。不過十一軍的軍長王英楷和十二軍的薑桂題有點不太高興,覺得耿彪有些偏心了,下來的大學生基本都充實到了十三軍,這年頭的大學生,那可是金貴的緊。十三軍的軍長段芝貴自然是眉開眼笑,開來自己的部隊要有大任務了,要不然怎麼會派下來這麼多的軍校畢業生呢。
耿彪視察了一下部隊,發現蔡鍔等人做得都很稱職,原本從軍官到士兵都有些懶散的毛病,現在讓這些個年輕的軍官的調教下,精神面貌要好得多。幾個人也沒什麼大學生的架子,和戰士們吃住都在一起,很快就融入到了戰士們中間,訓練和日常工作抓得都很到位,耿彪這才放下心來。
第三十章 血戰大阪(一)
幾天後,蔣百里和張孝準拿出了兩個人的作戰方案,基本和王士珍的方案大同小異,所不同的是,兩個人的方案更加的激進。第二軍團在大阪登陸後,用一個軍的兵力對攻擊日軍的大本營京都,並在京都和大阪一線駐守,在重火力的支援下,對兩面來襲的日軍進行阻擊並大量殺傷其有生力量。
擬用三個軍的兵力在兵庫地區設下伏擊圈,對來援的日軍第五、第六、第七、第八軍團的先頭部隊進行伏擊,同時第一軍團在岡山地區向日軍發動進攻,迫使日軍分兵,造成我軍可以各個擊破的有利態勢。
耿彪看完之後沒有表態,說實話,這個計劃的確是很有氣魄,也很實用,唯一的問題是,擔任阻擊的一個軍五萬人要面對兩面共四十萬人的壓力,近十倍的敵軍,這就有些冒險了。關於這一點,蔣百里是這樣說明的:“大阪到京都一帶是日本少有的地勢平坦的地區,澱川、大和川的河谷一帶便於我軍的重炮部隊的行動,在佔據大阪後,可將兩個軍團的炮師集中使用為阻擊部隊提供火力支援。大阪到京都距離為五十公里左右,東海艦隊在大阪灣,阻擊防線的一半都在艦炮的射程之內。如果日軍對阻擊防線進行攻擊,八個重炮師加上東海艦隊的艦炮將對日軍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看來兩個人是做足了功課,不過這個計劃的確是很有價值,尤其是利用火力殺傷日軍這一點,讓耿彪很心動。當下找來王士珍和段祺瑞商量了一下,王士珍看完這份計劃,臉色有些悵然,幽幽說道:“我三十幾歲就掌兵一方,自以為也算是年少得志,已經到了該是我輩建功立業的時候了,沒想到還是英雄出少年啊。這份計劃看似和我的計劃類似,但是裡面的精髓是不同的。我的計劃主要目的是逼迫日軍分兵後進行圍殲。這份計劃是要吸引日軍進攻然後先用優勢火力消滅大量日軍,再進行殲滅,雖然看似冒險,但所有的細節都考慮得很周到,兵力、火力上的分配也獨具匠心,這些二十來歲的娃娃,不愧是被總統所看重的高才生,高了不止一籌啊。”
段祺瑞笑道:“聘卿兄,沒記錯的話,你今年剛剛才四十歲吧,正是好時候呢,怎麼這就開始感慨老了,咱們可不能讓這幫小孩子給比了過去。”轉身看了一眼耿彪,接著說道:“耿司令,我看這個計劃行,我對自己的部隊有信心。”
耿彪本來就對這個計劃很看好,一看兩個人都同意了,便說道:“那好吧,就按這個計劃進行吧。六月十日,第一軍團先向鬼子發動攻擊,看看能不能牽扯點日軍的注意力,減輕對大阪的防守,同時讓特戰大隊先進到大阪去,看看能不能做點什麼手腳。十五日,第二軍團和兩個陸戰師在大阪登陸,打好這一仗,徹底解決日本問題!”
六月十日,沉寂了許久的日本戰場又開始重燃戰火,連戰連捷又休整了半年多的國防軍,士氣正旺,王士珍的第一軍團從福山出發,一路上接連攻克笠岡、倉敷,十四日已經兵臨岡山城下,與日軍對峙。岡山已經離開了海軍的炮火射程,所以日軍的